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及笄

发布日期:2019-05-05 09:35:00编辑:音乐人

知识点:及笄收集:明人烙 编辑:紫罗兰君
本知识点包括:1、古代女子多少岁行笄礼 2、古代公主及笄大典过程,详细一点 3、垂髫,及笄,豆蔻分别指多少岁 4、及笄至上 ,束发加冠.求解释 5、古代女子及笄的过程 。


《及笄》相关知识

不满周岁——襁褓;

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三十岁是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识拓展:

1: 古代表示以前的词语


知识要点归纳:

昔者 故

2: 【在古代表示我的词语有哪些】


知识要点归纳:

鄙人、敝人、不肖、不才、老子、某、依、仆、乃公、人家、我等、我、 我们、我辈、我依、吾、吾们、吾济、吾辈、吾曹、小生、小人、小子、小可、小的、余、予、在下、洒家、咱、朕、寡人、孤、奴才、臣……

你挑几个吧,以上都是你放心,

3: 古代表示说的词语有


知识要点归纳:

曰,谓,语(第四声),告,说

4: 【在古代词语中表示我的词语有哪些,比如吾.】


知识要点归纳:

现代常用的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有我、我们,是比较单纯的.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要复杂,经常使用的有“余、予、吾、我”四个,还有“朕、昂、侬”等,这些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我们”.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我是始皇帝).

“昂”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5: 古代表示第一的词


知识要点归纳:

夺魁 状元 榜首 首位 魁首 折桂 桂冠 问鼎 夺标 执牛耳 领衔

首屈一指、名列前茅、鹤立鸡群、出类拔萃、超群绝伦

猜你喜欢:

1:古代女子多少岁行笄礼

提示: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

2:古代公主及笄大典过程,详细一点

提示:古代公主成年礼仪,一般是很隆重的。但是因为文献记载不多,留下的很少。现在以宋代公主成年礼仪为例子:《宋史·礼十八·公主笄礼》:“年十五,虽未议下嫁,亦笄。笄之日,设香案于殿庭;设冠席于东房外,左东向西:设醴席于西阶上,坐西向东:设...

3:垂髫,及笄,豆蔻分别指多少岁

提示: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及笄...

4:及笄至上 ,束发加冠.求解释

提示: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1]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

5:古代女子及笄的过程

提示:笄礼 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