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无恨月长圆
发布日期:2018-12-11 08:02:44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洪灸讼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月如无恨月长圆,指导老师为郁老师。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欲海情天修仙路,晶石尘缘伴我行。
题目:月如无恨月长圆
解: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说的是月缺示月 恨,无恨应长圆;词人糅入人事,谓月圆时,月固无恨矣,而人不圆,见圆月转有恨.又进一步说:“长向别时圆”,亦“应有恨”.“不应”与“何事”两者抵销,即见此正面之命意.这里把人此时的思想感情移之于月,对石曼卿诗语是发展,对上文月照无眠
参考思路:
好好上语文课吧~~
古文中的”恨”是现代汉语”遗憾”的意思..楼主你滴明白了么
举一反三
例1: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那这句呢?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思路提示:
这两句上句是李贺的词里的,下句是民国苏曼殊对的:
天如果有情的话天也老了 月如果没恨的话月亮就会一直是圆的
就是说人生爱恨是难免,爱恨令人老.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就是说 我对她有意思,她却对我没兴趣.
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同样这个意思.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常圆。 这整句诗什么意...
点拨: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被传为千古绝对。 天若有情,天亦会老,故此人们总期望美好的爱情能够地老天荒。可是,又有谁知道地老天荒究竟有...
题2:“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的原句出自哪里
点拨:这句诗出自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句话原本出自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来被毛泽东用了,变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题3:月如无恨月长圆是什么意思
点拨:实际上是没有这么一句话的。 可以很牵强的对应“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句话不知是哪个沙碧想出来的。可算是小聪明,附庸风雅。
题4: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若无恨月长圆 是什么意思
点拨:曾经有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天若有情天亦老”...
题5:“月如无恨月长圆还是”“月如无恨月常圆”
点拨:“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诗,后来很多人以此为上联对对,宋代石曼卿对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被奉为最佳。(见《蓼花州闲录》) 这是原对联,后人在引用中,常把“长”写为“常”两句的意思都说的过去,所以也无法说谁对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