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五台山在哪个省

发布日期:2019-04-27 12:10:00编辑:音乐人

知识点:五台山在哪个省收集:茅让檀 编辑:月季姐姐
本知识点包括:1、五台山位于那个省份哪个市 2、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3、五台山在哪个省 4、河南五台山属于哪个市 5、五台山在哪个省? 。


《五台山在哪个省》相关知识

五台山地处于我国山西省五台县境内,由五座像平台似的高耸山峦环抱而成,因此得名.五座山峰是: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日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其中叶斗峰的海拔为3058米,是华北第一峰.五台山西北高耸,东南低下,中间是一个小小的山谷盆地.整个山脉坐落于祁连—吕梁—贺兰山系的东部,山势连绵起伏,有山地、丘陵、峡谷、盆地,高低不平,错落有别.这种地形构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这里西北面长年雨量稀少,而东南面则雨水充足,气温温暖适宜,空气湿润清新.山顶与谷底的台怀镇常年温差较大.山顶气候寒冷,尤其是北部山顶,背面处有长年不化的积雪,人称“万年冰”,严冬时节,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所以,五台山的自然景色也就风格各异,高低不同.春夏时节,在接近峰顶的一带还是满目萧疏;而中部山区则是茵茵绿草、百花争艳了;再往下走,只见很多的油松、落叶松、云杉、白桦等林木环绕在寺庙周围,穿幽于沟河小溪,甚为古朴清新.谷底的台怀镇,沟壑分布,山坡朝阳,气候宜人,称为“清凉世界”,成为人们避暑的理想胜地.

知识拓展:

1: 梁衡《清凉世界五台山》原文


知识要点归纳:

  2008年盛夏七月,我驾车来到山西的东北部,前往仰慕已久的佛教圣地——五台山.

  五台山,许久以来在我心里有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常听说在五台山拜佛求愿是十分灵验的,也时不时听说某位朋友又去五台山还愿去了.似乎大家对到五台山求愿灵验后要去还愿是有共识的.我虽不是佛教信徒,但也常怀一颗常人崇拜圣灵之心,无缘之中似乎欠着五台山一点未了之情.如今,我终于来到了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

  五台山为太行山的支脉,它纵长约100公里,方圆250公里.由东西南北中五大主峰环抱而成,五座高峰耸立,峰顶平坦宽阔,如垒似台,故称五台.五座山峰以台定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中最高的是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顶气温很低,甚至炎夏飞雪,故又名清凉山.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固然奇丽,然而它之所以名播海内外,是因为它一直被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另三座是峨嵋山、九华山、普陀山)之首.

  五台山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小小的台怀镇上,到处都是游人和香客,当然也到处都是宾馆饭店.走在镇上,名山灵气扑面而来.这里四面环山,满山青松翠柏,数不清的寺庙依山分布在台怀镇周围,一座大白塔在蓝天白云的沐浴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那就是塔院寺的大白塔,塔高二十一丈.时见僧人正在庙宇之间一步一叩、亦步亦趋,我方知除了藏传佛教的藏区以外,这里也一样有五体投地苦行僧式的朝拜.

  五台山建庙历史很久远,据记载:寺院始于汉明帝,盛于唐,清朝尤为鼎盛.原有寺院360座,现存124处;而唐以来的各代寺庙尚存47座,堪称世界古建艺术宝库.1257年,西藏名僧八思巴到五台山朝礼,喇嘛教开始传入五台山,形成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青庙”与“黄庙”同兴的盛况.五台山名刹古寺依山而建,相对集中,高低有序,鳞次栉比,佛教文化、古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研究中国宗教文化艺术的一块宝地,称五台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名副其实.

  五台山地区现存的124座寺庙分布在方圆百公里的范围内,如果只是粗略游完现有寺庙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若大朝台既所谓五台登顶的则困难更大.从朝拜的僧人那了解到,能走遍全部寺庙的并登上五座台顶的人很有限,一般人是很难全部走遍的,只有少数极其虔诚、持之以恒的僧人们才能做到.相传,乾隆皇帝每次来五台山都想亲至台顶进香拜佛,均被风雪阻拦.乾隆四十六年春,他向曾在中台演教寺住过二十年的黛螺顶的青云和尚询问登台事宜.青云和尚将台顶变化多端的气候如实禀告乾隆.台顶气候异常恶劣.五台之一的中台,一年有八个月降雪.而华北制高峰海拔3058米的北台更甚,这里八月见雪五月解冻.据气象资料记载,五台台顶气温年平均为-2℃,极端最高气温只有20℃,最低气温达-44.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在9.5℃,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据说乾隆知道难以登台顶后,便给青云和尚出了道难题:五年后再来时,既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台文殊.青云和尚在弟子的帮助下,将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合塑于五文殊殿内.乾隆五十一年三月来此殿进香,朝拜五台文殊,大喜,遂亲笔题诗一首.此诗刻制在大螺顶碑记的背后.现在黛螺顶寺院山门前有牌楼一座,石狮一对,内有乾隆帝御制大螺顶碑记一幢.黛螺顶风景幽雅,高瞻远瞩,整个台怀镇寺庙群尽收眼底.正是由于五台文殊像在黛螺顶的建成,使得人们不用转遍五台也可以朝拜五台文殊,因此这里被叫做“小朝台”,成为游人香客的必到之处.

  徜徉在一所所历史久远的寺庙之中,遥望着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宇,凝视那阳光在绿荫中留下的点点光斑,聆听暮鼓晨钟木鱼经声,仿佛置身于冥冥之境,体会着时光恍然,神龙盘旋,惟愿大慈大悲,平安祝福,一切仿佛又是昨天.

  时间有限,根据资料上的推荐,我重点游览了黛螺顶、显通寺、塔院寺、龙泉寺、镇海寺、南山寺、殊像寺、五爷庙、观音洞等有代表性的的寺院,还驾车登上了最高的北台顶——叶斗峰,完成了我至少登上一台顶的心愿.去往北台顶的一路之上,山路盘旋惊险,一侧是绝壁深渊,一侧是绿树青松,溪水淙淙.山顶的云,青青淡淡,如梦如烟;山间的树,挺拔修丽,青翠欲滴;山中的水,清流生凉,幽雅并生.盛夏登上北台顶,虽然阳光直射,还是顿生寒意.放眼望去,真个是千嶂尽去,万里无碍,天造地化,一览无遗.置身这佛教圣山之巅,心灵如洗,堪为这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所征服.

  走遍五台山,细细品味五台山的历史文化,似有时光倒流、反璞归真之感,历史之厚重,人文之精华,佛教文化之精髓,这一切,怎不叫人赞叹江山之锦绣,文化之璀灿,天地之和谐.

  在离开五台山之际,似已如释重负,心中也坦然了许多.回首望去,高耸的白塔,气势磅礴的寺庙建筑群,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已浑然一体,好似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我向渐渐模糊的圣地再一次深情地挥挥手:再见,佛教胜地五台山!再见,夏日的清凉世界.

2: 【梁衡的清凉五台山阅读答案1作者为什么不把文题中的“清凉世界”改为“佛教圣地”?2依据作者行文思路,4到6段景物描写分别是—,—,—,—.3、4、5、6题】


知识要点归纳:

清凉世界 就一个寺庙的叫法,在半山腰的.去东南台的路上.佛教圣地我想这个他指的更多的是台怀镇.

3: 河南省安阳县清凉山高度多少?


知识要点归纳:

609米 清凉山位于安阳县西北37.5公里的铜冶乡西傍佐村南,磊口乡清凉山村西北.海拔609米.山东南麓,有著名的修定寺唐塔山顶有一大平台,建有清凉寺,有灵官庙、山门、九仙庙、老君庙、关帝庙、碧霞宫、佛殿等,曲径回旋,依山而建,以琉璃瓦盖顶.在最高处建“如来佛宝塔”1座.院内碑刻丛立,共有11块,始创年代无考.据碑揭考证,为明代重修,今毁坏严重.

猜你喜欢:

1:五台山位于那个省份哪个市

提示: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忻州市五台县。 五台山简介: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常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

2: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提示: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

3:五台山在哪个省

提示:一、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二、五台山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

4:河南五台山属于哪个市

提示:你说的应该是云台山 不是五台山。五台山是山西的。 云台山,国家AAAAA级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

5:五台山在哪个省?

提示:晕,五台山怎么跑太原去了? 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五台山风景区距离五台县城还有好远公里 以前有盘山路,比较难走.现在沿清水河修建了一条新路,好走,但是会多走几十公里,你斟酌一下吧~ 进山费90多~ 景区内寺庙门票有3元,4元,5元不等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