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造不出世界主流汽车发动机,有多少技术是国产的?
发布日期:2021-01-30 16:34:26编辑:音乐人
图为汽车发动机
想当初新中国刚成立之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百业待兴,许多机器制造的零件都需要国外进口,包括汽车生产。时至今日,中国汽车的许多核心部件依旧是来自进口,包括发动机,以至于有人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世界主流汽车发动机,我们与一流水准还差多少?
图为汽车加工车间
我们都知道,发动机是汽车、飞机和火箭等领域的心脏,也是中国一直在攻克的难题。目前世界上研制主流发动机大都来自于日本、德国和美国,其发动机性能、故障率和安全性都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我们工业起步晚,底子薄,而且并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经历多少失败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技术,这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解释一下发动机的原理。其实这个原理可以说极其简单,并且在内燃机存在的200多年里一直未变,就是燃料燃烧导致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但这是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来解释的,如果从工程学的角度来做出符合人类意志的行为却又是另一回事了,比如减轻发动机重量、寿命延长和效率提高,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
对于我国目前发动机存在的一些瓶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发动机气缸和其他简单结构件需要金属浇铸成型,此过程难点在于在模具降温凝固过程中容易存在残余应力、排气和脱模剂喷淋导致的缺陷,我们技术并不成熟。此外,这种金属品质要求很高,我们只能从国外进口。
二是机械加工,需要上好的车床、车刀以及车工,车床、车刀还能从国外进口,加工的技术怎么办?比如发动机的活塞壁表面需要珩磨这道工艺,来保证活塞的寿命和性能,如果稍有误差就会加快发动机的老化。
图为汽车发动机结构
三是装配工艺,这种需要专业的装配工具来完成,也同时需要有经验技术的工人,其中一些零件的安装顺序甚至拧紧的力道都需要精准把握,如果活塞缝隙混入了细小的硬物颗粒,发动机经过千万次的来回研磨又会造成较大的损坏,可以说是比较细的活了。
四是橡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材料,气缸、油箱和水箱的密闭性都需要橡胶,但是据了解我国的电力工业的有机材料情况,国产高品质橡胶还是不太行,但是也在逐渐提高品质。
五是主要机械零部件,凸轮、齿轮组、轴承、链条、曲柄连杆和液压件都不能通过长时间稳定使用的要求。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问题存在短板,另外我国也曾经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寻求国产发动机的突破,但其实别人真正的核心技术也不会卖给我们,走自主研发才是正道,因为科学无捷径,只有靠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