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昙花一现的好车犯了什么错,第一代居然成了最后一代?
发布日期:2021-01-30 16:08:59编辑:音乐人
在汽车发展历史上,有不少第一代车型成为了收藏界的一代经典,而且在车型序列停产之后,这些经典车型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实现旧车价格的逆生长。但如果这款车型的第一代即是它的最后一代,那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第一代即最后一代的车型。
01
本田歌诗图
上市时间:2010年10月
停产时间:2016年6月
在茶哥第一次看到歌诗图实车时,就认为这款歌诗图想在国内相当困难。从设计层面来看,歌诗图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跨界车型,你说它是轿车,它溜背的造型又没有普通三厢车的端庄稳重感;你说它是SUV,它低矮的离地间隙又缺少SUV的威武;你说它是旅行车,它圆润的设计又少了旅行车该有的英气。而正是这种定位模糊的跨界车,看似方方面面都照顾周到,但在国人的消费观念看来,它只能算是“四不像”。
不过真正影响歌诗图的,还是它的车型定位问题。官方指导价25.98-42.88万元,对于一款头挂本田标的车型而言,确实难以招架得住。哪怕是如今形象体面、产品力全面的本田冠道,官方指导价也只是22-33.28万元。
而在动力方面,歌诗图提供2.4L、3.0L、3.5L三款发动机。再回过头看,哪怕是去年轿车销量冠军车型,也只是全系标配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歌诗图顶配的3.5L排量发动机,放在这么一款定位家用的车型上,除了拔高车型售价外,确实没有太大的作用。
02
菲亚特菲翔
上市时间:2012年9月
停产时间:2018年5月
和跑车界王者法拉利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菲亚特,来到中国按理说应该会有着不错的市场反应。可惜,国人对意系车型的认可多是停留在高端性能车上。意系普通平民级车型,在国人心中的知名度以及认可度确实不高。
但不得不说的是,菲亚特菲翔的设计在当时的同价竞品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这款诞生于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平台的菲翔,凭着短促运动的车身造型、精致的镀铬装饰条,确实有那么一丝小钢炮的感觉。动力方面,菲翔搭载了峰值扭矩达到230Nm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再配合上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相当清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菲翔的动力参数亮眼,但当时的干式双离合质量口碑并不佳,再加上菲翔较为灵敏的刹车反应,让不少试驾过的消费者都无法适应。最重要的是,国人购车看重的后排空间方面,受到强调运动的短促车身影响,导致第二排乘坐空间进一步恶化,这样的车型定位也注定了它再次退出中国市场的命运。
03
比亚迪思锐
上市时间:2013年3月
停产时间:2015年1月
在比亚迪思锐诞生的那个年代,自主品牌的中级车并不多,例如以前的瑞麒G6、帝豪EC8,以及这次的主角比亚迪思锐,这几款车型除了拥有相近的定位外,它们还有着类似的身世。诞生之初,它们便承担着当时自主品牌冲高的责任,同时它们惨淡的销量也将它们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以这款比亚迪思锐为例,从外观设计上就可以看出,这是比亚迪蜕变过渡期的产品。东本思铂睿的大灯造型,加上第八代本田雅阁的中网造型,配搭起来没有丝毫违和感。拥有第七代雅阁影子的车身侧面,再结合上思铂睿的尾灯造型,这样的设计手法确实有着早期自主品牌的设计风范。
不过这款车型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无是处,比亚迪思锐在配置方面就相当厚道。哪怕是自动挡的低配车型,像无钥匙进入、后视镜电动折叠、中控大屏、自动头灯、上坡辅助、ESP车身稳定系统、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像等装备都一应俱全。2755mm的车身以及后排空调出风口,也让这款自主品牌中级车的后排相当体面。
如果说,上面菲亚特菲翔的滞销源于车型定位,那么这款比亚迪思锐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可惜的是,以当时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以及对自主品牌的认可程度,这类型的中级车确实相当尴尬。
04
广汽吉奥GX6
上市时间:2014年10月
停产时间:2016年5月
广汽吉奥是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而成的合资公司,双方股比为51:49,同时也是当年国企和民企合作的典范。而广汽吉奥GX6则是其进攻自主品牌SUV领域的冲锋车型。
在外观设计方面,广汽吉奥GX6相比上面的比亚迪思锐就显得更为专一了,锐利的前大灯、平直的车身腰线、悬浮式车顶,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这款GX6,你都能找到满满的路虎极光味道。内饰方面,同样有借鉴痕迹,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像车载移动电视这些偏门配置,在这款定价10多万的SUV车型上居然能看到,从此可以看出,当时自主品牌的造车思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不太成熟。
失败原因也相当明显,作为混血儿车企出品,在车型制造以及调校上,可以说是“爸爸不疼,妈妈不爱”。有着更多造车技术以及造车经验的广汽,并不可能将最精英的部队安排在吉奥身上。而致敬路虎的设计以及较高的车型定价,又将该车的目标消费群体排除在外。各种因素叠加起来,让这款广汽吉奥GX6到停产那一刻,都没有让大部分消费者所熟知。
茶哥之言:
失败的原因各式各样,成功的原因却只有一个。以上四款昙花一现的车型,有的是定位错误,有的是生不逢时,但最终让他们停产的原因都无非是惨淡的销量。意大利人不懂国人的需求?其实日系车企也有失足的时候。自主品牌就足够了解国人?也难免有矫枉过正的例子。
总之,要想在国内汽车市场中生存下去,除了有足够强的产品实力外,还需要有足够长远的眼光洞察国人购车G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