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聪明一世却误了女儿终身的白老太爷:他错估了人心
发布日期:2021-01-29 14:53:59编辑:音乐人
在《知否》原著中,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微寒,家徒四壁,却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了海宁地界出了名的盐商,家财万贯,他就是顾廷烨的外祖,白家老太爷。
白老太爷本是海上跑船的出身,攒了些本钱之后就上岸另寻出路。
也不知他走了什么样的门路,在不久之后,他就打通了官场脉络,做起了盐商。
凭着自己敢打敢拼的勇气,再加上经营有方,经过一二十年的累积,也就攒下了万贯家财。
我们常说白手起家,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而他却做到了极致。光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白家老太爷确确实实是个人物。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了不起的人物,最终的命运却是唯一的女儿被自己亲手送入高门磋磨致死,万贯家财却便宜了害死女儿的人家,自己也落得悲愤而死的下场。
这样的结局可悲可叹,而最重要的因素却在于他,错估了人心。
白家老太爷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攒下了万贯家财,可是他早年与本家兄弟不亲,又只有白氏一个女儿,想着自己百年之后,担心女儿无依无靠就想着为女儿寻一门好亲事。
在彼时,白氏既没有好的出身,又没有兄弟可以依靠,偏偏却又有着万贯家财,就犹如一个三岁小儿怀抱金砖行走于闹市,若无人庇护,下场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那个士农工商,商为最末等的阶级固化的年代,商人本就低人一等,更何况白家还是让人看不起的盐商,想要嫁入高门哪有那么容易。
可偏偏没过多久,就有一个这样的好机会放在了他面前。
那一年静安皇后刚过世,武帝忧愤过度,性情忽转狂暴多疑,在清算户部时,竟然查出户部欠有三百多万两的亏空,俱是多年来权爵功勋所为。
在武皇帝的迁怒之下,厉行重罚,勒令半年内不还清的便要夺爵!
当时的宁远侯府也在这被清算的家族之内,为了保住家族的爵位,宁远侯府连夜清算祖产,却依旧无力回天,就在这时,有人把主意打在了海宁盐商白家的身上。
一个要钱,一个要势,两相结合,既保住了爵位,又让女儿嫁入高门,如此岂不美哉!
于是,经不住诱惑的白老太爷在接到侯府递过来的橄榄枝之后,果然满怀希望的来相看女婿人选了。
他先是在一家茶馆见着了正在高谈阔论的五老太爷,又在红灯区门街口‘巧遇’了四老太爷,最令人愤怒的是,这两个他瞧不上眼的家伙,居然还是已娶了妻的。
自己千娇百宠着养大的闺女给人做妾,那可不行,白老太爷一怒之下愤而离京,所谓的结亲一事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里,白家另觅家婿,彼此互不干扰也是好的,可偏偏宁远侯府舍不下这大把的救命家财。
于是老侯爷心急火燎的亲自赶到西南,恳求自己的长子合离另娶,而得到消息的大秦氏则在产后体虚和忧思伤怀中留下孩子撒手西去。
这下好了,也不用合离了,为了救家族于水火中,宁远侯府立即使人去海宁白家求亲。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白家老太爷本不愿再与宁宇侯府有所纠缠,可偏偏心爱的女儿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宁远侯夫人,从此再不是卑贱的商户之女,这个诱惑太大了!
几经权衡之下,白家老太爷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跑去西南相人了。而这一回他相中了。
作为世家出身,品行端正,勇武果敢的大丈夫,顾堰开确实不错,所以自然而然的他被白老太爷相中了。
在白老太爷看来,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品性,只要把闺女嫁过去,有了白家的家财帮助,自家的闺女肯定能有个好的结果。
可是偏偏他错估了人心。
他以为只要男人的品性不错,女儿嫁过去就不会受苦,然而却忽略了人家前有满腔深情的白月光,身边还有着一母同胞的兄弟亲人,一个娶回来为家族解围的工具人,她的苦乐又有谁会在乎?
一手打拼下万贯家业的白老太爷不知道,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前脚得了别人的嫁妆银子,后脚却在背地里鄙薄人家身世卑贱,配不上高高在上的侯府。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得了实惠还卖乖,努力编排着低贱的盐商之女为了嫁入高门不择手段逼死原配的故事,却忘了一开始本是他们哭着求着要娶白氏女。
连明兰都说,有那么大笔嫁妆,白夫人嫁谁不行?难道天下男人死绝了?非你顾老爹不可?说实话,这不是白家扒着顾家,恰恰是当时陷入绝境的顾家求着白家才对。
可偏偏在当时自视甚高的顾家人眼中,他们宁远侯府高高在上,本就该白氏扒着求着才是。
人心是这世上最难以揣度的东西,即使看尽世事,白老太爷却依旧看错了整个宁远侯府。
他以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女婿人选会给女儿一个很好的未来,却不知大错特错,这桩婚姻反而成了白氏的催命符。
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用着自己的银子却处处鄙夷自己的出身的侯府众人,明明是宁远侯府的当家主母,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这种日子到底有多难过,唯有白氏自己知道。
所以最后的最后,那个孤身一人拿着大笔银钱拯救了整个宁远侯府的白氏,终归是把命葬送在了这高门大户中,而她死后,若不是儿子争气,甚至这侯府都不会留下一丝关于她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