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走钢丝,“触底”的上汽集团如何反弹?
发布日期:2021-01-20 16:41:26编辑:音乐人
对于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而言,刚刚过去的2020年实在不太平。
根据上汽集团1月12日披露的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56亿元,同比减少21.89%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43亿元,同比减少19.84%左右。
上汽集团利润大幅下滑,与其汽车销量的下降直接挂钩。根据上汽集团此前公布的汽车销售数据,2020年度整车销量560.05万辆,同比下降10.22%。
除此之外,在投资市场,上汽集团还失去了多年市值最高车企的宝座,截至1月15日收盘,其相较比亚迪已有3000亿元的差距。
对于业绩严重退步的原因,上汽集团则归因于受新冠疫情影响,使公司经营挑战加大,整体销量下滑。但在中国汽车全年销量降幅收窄到2%的背景下,汽车产业第一巨头遭遇如此程度的滑坡,最终未能跑赢大盘,显然并非仅仅通过疫情能解释的。
利润奶牛突然拉胯
在上汽集团的产销构成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及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资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其中作为上汽集团的头号利润奶牛,上汽大众去年共计销售150.55万辆,同比大跌24.79%,是上汽集团内部退坡幅度最为明显的企业。
更严峻的是,2019年,老对手一汽-大众以超过上汽大众4.4万辆的成绩登顶国内车企销量冠军。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这一差距更是扩大到了50万辆。
上汽大众神话的破灭,许多人认为是2019年年末帕萨特撞出“史上最差A柱”导致信誉危机所致。但实际上,这只是上汽大众遭遇发展瓶颈的一个缩影。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汽车品牌进行合资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和上汽大众可谓吃尽了红利,从“一代传奇”桑塔纳、帕萨特,再到近10年来的“神车”朗逸、途观等,造就了从上海大众到上汽大众持续辉煌的市场表现。时至今日,以大众为首的德系车占去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同时攫取了国内汽车乘用车市场的大量利润。
大众及上汽大众在中国车市如此高的地位,很大程度与其先入优势有关,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接触海外家用品牌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其对大众的认知度与信赖感要高出后来的日系、美系及自主品牌许多。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日系、美系合资企业在中国的陆续落地,以及10年代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崛起,国内车主的消费选择变得更多,以大众为首的德系车市场开始被蚕食。在轿车市场,轩逸、卡罗拉等日系家用轿车的崛起,正威胁着朗逸的销量冠军地位。而2010年以来SUV市场的崛起,让长期只有一款途观一款车型在售的大众SUV愈发吃力。
随着SUV市场的高速发展,国内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同时,合资品牌为了抢夺市场开始不断扩张产品线,并且纷纷下探价格区间,这不仅影响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对于早先并未深耕SUV市场的大众也形成了影响。
不过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其最大威胁还是师出同门的一汽-大众。
在SUV市场由蓝海转为红海之际,大众也后知后觉推出了新的SUV产品规划。原先并无SUV产品在售的一汽-大众则成为了这一波规划的最大受益者。自2018年起,一汽-大众陆续获得了探歌、探岳、探影等多种尺寸SUV的生产和销售权,其中,对标途观L的中型SUV探岳上市后,迅速分流了后者所占据的市场。
尽管上汽大众在途观之后也通过途昂、途岳等新品来扩充阵容收复失地,但早年一家独大的销售神话早已不复存在。此外,一汽-大众坐拥豪华品牌奥迪,以及下沉至低端市场的新品牌捷达。而在上汽奥迪进展缓慢的背景下,上汽大众不仅缺少利润更高的豪华品牌,长期作为大众品牌陪衬的斯柯达也因为多年未更新产品线,拖累了整个公司的销售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