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200美军,一发摧毁坦克,日军掷弹筒发射方式被神剧扭曲了
发布日期:2021-01-15 14:46:00编辑:音乐人
二战中的日军步兵武器整体而言和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但素有袖珍大炮称号的掷弹筒却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这种武器的问世还要从上世纪初的日俄战争说起,在围绕要塞的堑壕战中俄军利用小口径海军炮,将其倾斜布置后配在炮架上以大仰角射击超口径炮弹,这就形成了迫击炮的雏形。这种曲射火力让日军损失惨重,习惯模仿对手优点的日本注意到这种武器的亮点并在各国真正的迫击炮问世后开始模仿,但对资源匮乏的日本而言成建制大量配备较大型迫击炮显然力所不逮,因此日军就开始打起袖珍迫击炮,也就是掷弹筒的主意。日军认为自己在连排级自动火器上开始落后于美苏等假想对手,甚至国民党嫡系精锐部队在连排级火力上都不亚于日军,所以对轻便且足以摧毁对方机枪火力点的掷弹筒就尤为热衷。1921年,日军最终选定了大正10年式掷弹筒服役,但其有效射程仅175米,而且精度很差,所以日军认为10年式无法在对方机枪覆盖范围外进行支援,因此后来10年式逐步被淘汰,仅被用于预备役部队。
由于对10年式性能不满,所以日军在1922年又开始研究下一代掷弹筒,这也就是后来抗战中常见的89式掷弹筒。然而就在该掷弹筒完成样片且相应技术图纸资料成型后,1923年的大地震却让这些成就彻底毁灭,最终其样品再度完成时已到了1925年,此后四年里日本陆军技术部和步兵学校开始对其反复测试并针对性改进。1929年,该掷弹筒最终被定型为89式,并最终开始快速量产和列装。和10年式一样,89式的口径也为50毫米,全重4.7公斤,全长41.3厘米,有效射程则大幅增加到500米。和10年式一样,89式也扮演着日军步兵分队火力支援顶梁柱的角色,其最上部位的是发射筒,内置可以调节发射时内燃气压强的机构以击发和支撑装置,发射筒内还有可以维持命中精度的直膛线。为保证射击瞄准,89式的发射筒外壁上还有瞄准白线,而发射筒下方则是配备了撞针的调解平台,这可以用于击发炮弹时充当底火,而且平台自身还能通过调节机构转换高低,进而以控制发射筒内气体膨胀空间的方式改变发射距离。在其发射机构上,还专门有防尘的皮套,而最底部的装置则专门用于稳定筒身降低抖动。
日军认为89式弥补了手榴弹和轻型迫击炮之间的空白,而89式后来获得好评则主要来源于如下因素:第一,重量轻。89式自身的重量基本和步枪接近,使用的榴弹重量也仅为820克,不但携带方便而且对编制的占用比也很低,可以3人分工(发射装填和指挥)也能单人携带使用(携带8-16枚榴弹),不但能就地支援而且可以携带中快速冲锋随时发动攻击。美军的60毫米迫击炮的重量达到19公斤,仅炮组就需要3人,对编制的占用比大得多,支援灵活性也更低。第二,价格低廉结构简单。89式的生产对时间和材料都很低,很多工厂都能迅速量产,成本只相当于三支三八式步枪,是97式轻迫击炮的三十分之一。第三,相对于其体量而言89式的威力和射程很可观。89式的最大射程可达700米,一些老手可以通过望远镜协助下在500米外取得较高命中率,而且其榴弹装药为150克,超过了苏德美超轻型迫击炮(其装药量一般为90-115克),再加上其弹片数量更多,结合其8米的杀伤半径,自然在同等条件下杀伤力更显著。第四,89式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强。虽然89式的瞄准设备只有筒身外带有刻度的白线以及简易机械瞄准机构,但由于其操纵简单所以新兵上手速度较快,很容易在短期内保证命中率,进入战斗时只需目测将仰角调整到45度后拉动击发杆上的皮带即可完成射击,一些老手甚至可以在1分钟内射击25次!89式不但能发射专用的89式榴弹,也可以发射91式等三种标准手榴弹以及烟雾弹、燃烧弹、照明弹甚至化学特种弹,这无疑极大提升了日军步兵分队的火力强度。
在非战时态势下日军掷弹筒会统一由大队(营级单位)保管,战时则会下发到更小的基层单位,一个标准的日军中队下辖三个小队,而一个小队里一般会有四个分队,其中约有1-2个分队配备了掷弹筒。一个标准的掷弹筒小组为4人,配备一部掷弹筒和三支步枪以及最多54发各类掷弹筒弹药。由于89式具有射程优势,所以他国最小型迫击炮难以在射程和威力上具有优势,枪榴弹就更无法与之抗衡,而更大型的迫击炮则一般只有营级才会拥有,这无疑让日军在连排级火力上甚至弥补了自动火器带来的差距。实际战斗中,日军往往会集合至少2-4具掷弹筒统一攻击对方机枪掩体一类目标,此时就会形成一个临时性的掷弹筒分队,而携带93式军曹用望远镜的分队长和资深观察手会成为这些掷弹筒手的指挥者,这种望远镜在每个中队都至少配备了12个,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以伽利略结构望远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测量距离的密位划分(水平40个垂直25个),上半部分还有凸透镜,可以有效看清密位划分由此确定距离,由于这种望远镜可以迅速确定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再加上日军一些老手会密集发射,所以往往很容易迅速将大量榴弹打在对方主要目标头上,其弹着点散布面之小十分出人意料。
饱受掷弹筒之苦的主要包括当年的中国和美国军队,当年中国军队不但缺乏各类身管火炮和迫击炮,而且机枪数量也远不如日军,有限的重机枪往往集中到关键点以防御日军重兵进攻,这却导致日军掷弹筒有机可乘。日军掷弹筒分队经常在远距离进行齐射,有时几次试射后即可命中,日军还会让掷弹筒分队潜入中方重机枪阵地前突然发动急齐射。由于重机枪动辄上百斤,转移困难不言而喻,淞沪抗战时中国某旅36挺重机枪很快就被对方摧毁了32挺,所以中国官兵一般在重机枪射击几百发后就必须快速转移。关家垴战斗中日军冈崎大队居高临下以重机枪和掷弹筒形成了密集的火力防御网,导致数量绝对优势的八路军多次冲锋以牺牲惨重的失败告终。非但如此,中国有限的战防炮阵地也往往因日军掷弹筒而损失惨重,日军在大战役时经常以坦克伴随步兵,虽然日军坦克性能远不如欧美,但依旧让武备贫弱的中国军队倍感棘手,少量战防炮有时已经是一个军的全部家底,虽然它们足以摧毁日军坦克,但日军却经常以步兵掷弹筒分队潜入到近距离后发动突袭对其进行压制,这最终就导致中国阵地对坦克的防御水平大幅下降,进而很容易被日军同时发动的步坦协同所突破。而且在转移时,由于日军掷弹筒携带方便且火力不容小觑,同样经常导致重武器严重不足的中方在猝不及防地遭遇战中损失严重,据称八路军在反扫荡作战时三成伤亡都是由日军掷弹筒导致。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美军具有绝对制空制海权以及火力优势,但依旧在不少岛屿作战中因掷弹筒而吃亏。在一系列岛屿作战中,日军由于受制于海运和后勤,有限的大口径火炮经常出现弹药吃紧问题,而且还容易在射击后暴露位置导致自身阵地迅速被美军飞机和舰炮定点清除。所以日军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滩头防御和反登陆冲锋攻击,逐步转为依托地形和防御要塞迟滞消耗美军的战术,此时日军主要依靠轻重机枪、中小口径直瞄火炮和掷弹筒。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日军经常依靠四通八达的防御坑道进行机动,随时以掷弹筒游击战的方式对美军集结的分队进行突袭,而美军却难以在复杂的战场上准确找到日军掷弹筒的位置,还很容易陷入对方机枪和掷弹筒交叉火力进而损失惨重。自塔拉瓦岛战役开始,直到后来的冲绳和硫磺岛等战役,神出鬼没的日军掷弹筒分队一直成为美军登陆部队的心腹大患,日军面对数量和质量优势的美军坦克伴随步兵时,往往会用掷弹筒和机枪进行突袭以分割杀伤美军步兵,而日军战防炮和反坦克小组就会趁机竭力袭击美军坦克,最终让美军的攻势被极大迟滞。据称一名日军掷弹筒分队长曾单兵携带掷弹筒进行游击战并在安加尔岛战斗中导致近200名美军士兵伤亡!而且一些日军掷弹筒操作手还经常趁着美军坦克暂时停下并打开顶部舱盖时发动袭击,这就导致美军坦克车组经常遭受伤亡,有时掷弹筒榴弹甚至会从美军坦克顶盖钻入内部爆炸最终导致坦克被毁!有研究者认为正是日军各岛屿守备部队的此类战术顽抗导致美军伤亡过大,才导致美军最终以原子弹袭击取代登陆日本本土以提前结束战争。
有趣的是,在美军情报文件中往往将掷弹筒形容为膝盖迫击炮,因为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军士兵缴获日军掷弹筒后发现其底座结构十分特殊,似乎正好可以放在大腿或膝盖上进行射击(事实上掷弹筒底座是放在地上抵消后坐力,同时用手握住筒身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的震动)。结果这反而导致不少美军士兵在试射和战斗中临时缴获使用后因错误的方式导致关节脱臼甚至腿骨骨折,这种哭笑不得的情况最终让美军情报人员立刻在后续手册中明确提到禁止将掷弹筒放在腿上发射,由此看来国内某些神剧无视掷弹筒基本操作方式而带来的笑话有多么雷人。抗战中饱受日军掷弹筒之害的中国也在缴获后开始仿造,由于掷弹筒本身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很多敌后兵工厂都开始迅速仿造,虽然当时中国的钢铁工艺和火药制作水平很低,导致多数仿造版掷弹筒在精度、射程和威力方面都逊色于日本原版,但中国造掷弹筒却进一步节省了工艺,制作速度比对方有过之无不及,一度使其成为基层部队为数不多的可以快速补充的支援武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路军仿造版的掷弹筒还增设了两脚架,这就使其在发射稳定性方面明显强于日本原版,到抗战结束时不少八路军部队都做到了一个班一具掷弹筒。直到抗美援朝时期,由于志愿军迫击炮数量依旧不足,所以大量掷弹筒依旧成为志愿军的重要支援武器,并曾在冷枪冷炮战术中发挥了不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