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9年级化学

发布日期:2019-01-22 16:36:19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红惺谏同学的课后化学练习题,主要是关于9年级化学,指导老师为苏老师。

题目:9年级化学

解:

您好,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

考点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考点2. 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考点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取用药品应遵守的原则

① “三不”原则:即不得用手触摸药品;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不得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② “少量”原则: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少量取用,即液体取1 mL—2 mL,固体只须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得放回原瓶,不得随便乱扔,不得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2) 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颗粒状药品用镊子夹取.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的药匙或镊子都要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3) 药品的保存: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里,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

(4)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三不”:① 不得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 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

(5)给玻璃容器加热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不能留有水滴;热的玻璃容器不能用冷水冲洗;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等等.要注意安全.如用试管给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等等.

(6)仪器洗净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第二单元

考点1 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考点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考点3.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

考点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

考点5.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考点6.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有害气体:(CO)、(SO2)、(NO2)等,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1)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不能漏气;⑵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⑶红磷要过量;⑷待红磷熄灭并使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讨论:A.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考点8.氧气的化学性质

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木炭-------⒈发出白光⒉放出热量3.生成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 + O2 点燃 CO2

硫------⒈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 点燃 SO2

红磷(暗红)-------⒈产生大量白烟⒉放出热量

4P + 5O2 点燃 2P2O5

镁条——-⒈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4.有白烟生成

2Mg + O2 点燃 2MgO

铁丝——-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⒉生成黑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3Fe + 2O2 点燃 Fe3O4

说明: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热的熔融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⑵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考点9.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C——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10.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考点1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A——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右图)

(4)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⑹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这样做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灼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⑺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满;

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1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考点1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14.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15.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后把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第三单元

考点1.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

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 通电 2H2↑+ O2 ↑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关于水的正确说法:(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5)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考点2.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如:H2、O2、Fe、S等

纯净物(一种物质)

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如:H2O、KMnO4、CO2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

考点3.分子

A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B.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⑶分子在不停运动.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的内部结构

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4.原子

A.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D.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考点5.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A.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B.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温度计(两种——水银温度计内汞柱上升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距离变大了!

考点6.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A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沉降.

⑶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⑷吸附(通常用活性炭):除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B.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消毒→生活用水

考点7.过滤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⒉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考点8.硬水及其软化

⒈硬水与软水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体中搅拌,易起浮渣的为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考点9.制取蒸馏水过程与装置见课本P57,

实验讨论: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⒊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10.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

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

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考点11.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⒈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防止水体污染

⑴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

⒉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⑵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⑵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⑶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12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 + O2 点燃 2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H2 + CuO Cu + H2O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第四单元

考点1.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符号为“Ar”,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时,它还能表示“某单质”.)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2H: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①表示铁元素

Fe ②表示一个铁原子 3 Fe:表示3个铁原子

③表示金属铁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7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⒈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⒉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①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8 离子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⒉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

阳离子:Na+、Ca2+、Al3+等

阴离子:Cl-、S2 等

⒋有关离子的小结

(1)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2)常见原子团离子:

SO42- 硫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NH4+ 铵根离子

考点9 化学式

⒈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的化学式

⑴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

⑵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B.化合物的化学式

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化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⑴宏观上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⑵微观上

表示分子的构成: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或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10 化合价

⒈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如:Na、 Cl、 Mg、 O.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O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⒊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 钾、钠、氢、银 +2 钙、镁、钡、锌

+3 铝 -1 氯、氟、溴、碘

-2 氧 +2、+3 铁

⒋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

根的名称 铵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离子符号 NH4+ OH- NO3- SO42- CO32- PO43-

化合价 +1 -1 -1 -2 -2 -3

第五单元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六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二个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H2O 通电 2H2↑+ O2 ↑

⑴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⑵量: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⑶粒子: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⒈书写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碳的几种单质的比较

名称 金刚石 石墨 C60

外观 无色 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分子形似足球,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微晶粉末呈黄色

导电性 几乎不导电 良好 几乎不导电

硬度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质软,最软的矿物质之一 质脆

导热性 很差 良好 很差

用途 作钻石、切割玻璃,作钻探机的钻头 铅笔芯、电极、高温润滑剂等

材料、医学和超导体等领域

2、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可做吸附剂.因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碳的几种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物质的组成结构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 可燃性:——作燃料

O2充足:C+ O2 CO2 (CO2无毒但可使人窒息而死)

O2不足:2C+O2 2CO (有毒,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而死)

2、 还原性:——冶炼金属

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其中的氧元素,使这些氧元素失去氧而发生还原反应.

如:2Fe2O3 + 3C 4Fe+3CO2 C+2CuO 2Cu+CO2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CO2+C 2CO(吸热反应)

三、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制取气体要考虑的因素:

1、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2、是否方便易行3、原料是否易得、便宜4、是否利于收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的选择与设计:看书P111】】】

亲~~给最佳啊!

举一反三

例1: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求!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练习题]


思路提示:

第一单元:

考点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考点2. 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x09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x09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x09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x09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x09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x09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x09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x09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x09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x09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考点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取用药品应遵守的原则

① “三不”原则:即不得用手触摸药品;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不得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② “少量”原则: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少量取用,即液体取1 mL—2 mL,固体只须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得放回原瓶,不得随便乱扔,不得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2) 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颗粒状药品用镊子夹取.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的药匙或镊子都要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3) 药品的保存: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里,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

(4)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三不”:① 不得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 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

(5)给玻璃容器加热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不能留有水滴;热的玻璃容器不能用冷水冲洗;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等等.要注意安全.如用试管给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等等.

(6)仪器洗净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第二单元

考点1 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考点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x09氮气\x09氧气\x09稀有气体\x09二氧化碳\x09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x0978% \x0921%\x090.94%\x090.03%\x090.03%

考点3.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

考点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成分\x09主要性质\x09主要用途

氧气\x09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x09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x09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x09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稀有气体\x09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x09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

考点5.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考点6.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有害气体:(CO)、(SO2)、(NO2)等,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1)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不能漏气;⑵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⑶红磷要过量;⑷待红磷熄灭并使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讨论:A.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考点8.氧气的化学性质

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木炭-------⒈发出白光⒉放出热量3.生成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 + O2 点燃 CO2

硫------⒈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 点燃 SO2

红磷(暗红)-------⒈产生大量白烟⒉放出热量

4P + 5O2 点燃 2P2O5

镁条——-⒈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4.有白烟生成

2Mg + O2 点燃 2MgO

铁丝——-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⒉生成黑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3Fe + 2O2 点燃 Fe3O4

说明: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热的熔融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⑵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考点9.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C——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10.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考点1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A——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右图)

(4)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⑹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这样做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灼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⑺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满;

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1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考点1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14.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考点15.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后把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第三单元

考点1.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

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 通电 2H2↑+ O2 ↑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关于水的正确说法:(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5)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考点2.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如:H2、O2、Fe、S等

纯净物(一种物质)

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如:H2O、KMnO4、CO2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

考点3.分子

A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B.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⑶分子在不停运动.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的内部结构

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4.原子

A.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D.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考点5.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A.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B.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温度计(两种——水银温度计内汞柱上升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距离变大了!

考点6.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A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沉降.

⑶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⑷吸附(通常用活性炭):除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B.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消毒→生活用水

考点7.过滤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⒉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考点8.硬水及其软化

⒈硬水与软水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体中搅拌,易起浮渣的为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考点9.制取蒸馏水过程与装置见课本P57,

实验讨论: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⒊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10.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

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

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考点11.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⒈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防止水体污染

⑴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

⒉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⑵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⑵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⑶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12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 + O2 点燃 2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H2 + CuO Cu + H2O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第四单元

考点1.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符号为“Ar”,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时,它还能表示“某单质”.)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2H: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①表示铁元素

Fe ②表示一个铁原子 3 Fe:表示3个铁原子

③表示金属铁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7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⒈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⒉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x09最外层电子数\x09得失电子趋势\x09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x098个(氦为2个)\x09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x09稳定

金属元素\x09一般少于4个\x09易失去最外层电子\x09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x09一般多于4个\x09易得到电子\x09不稳定

①\x09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8 离子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⒉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

阳离子:Na+、Ca2+、Al3+等

阴离子:Cl-、S2 等

⒋有关离子的小结

(1)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2)常见原子团离子:

SO42- 硫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NH4+ 铵根离子

考点9 化学式

⒈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的化学式

⑴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

⑵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B.化合物的化学式

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化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⑴宏观上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⑵微观上

表示分子的构成: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或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10 化合价

⒈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如:Na、 Cl、 Mg、 O.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O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⒊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x09钾、钠、氢、银\x09+2\x09钙、镁、钡、锌

+3\x09铝\x09-1\x09氯、氟、溴、碘

-2\x09氧\x09+2、+3\x09铁

⒋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

根的名称\x09铵根\x09氢氧根\x09硝酸根\x09硫酸根\x09碳酸根\x09磷酸根

离子符号\x09NH4+\x09OH-\x09NO3-\x09SO42-\x09CO32-\x09PO43-

化合价\x09+1\x09-1\x09-1\x09-2\x09-2\x09-3

第五单元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六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二个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H2O 通电 2H2↑+ O2 ↑

⑴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⑵量: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⑶粒子: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⒈书写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碳的几种单质的比较

名称\x09金刚石\x09石墨\x09C60

外观\x09无色 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x09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x09分子形似足球,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微晶粉末呈黄色

导电性\x09几乎不导电\x09良好\x09几乎不导电

硬度\x09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x09质软,最软的矿物质之一\x09质脆

导热性\x09很差\x09良好\x09很差

用途\x09作钻石、切割玻璃,作钻探机的钻头\x09铅笔芯、电极、高温润滑剂等

材料、医学和超导体等领域

2、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可做吸附剂.因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碳的几种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物质的组成结构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x09可燃性:——作燃料

O2充足:C+ O2 CO2 (CO2无毒但可使人窒息而死)

O2不足:2C+O2 2CO (有毒,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而死)

2、\x09还原性:——冶炼金属

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其中的氧元素,使这些氧元素失去氧而发生还原反应.

如:2Fe2O3 + 3C 4Fe+3CO2 C+2CuO 2Cu+CO2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CO2+C 2CO(吸热反应)

三、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制取气体要考虑的因素:

1、\x09是否具有可操作性2、是否方便易行3、原料是否易得、便宜4、是否利于收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的选择与设计:看书P111

例2: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化学练习题]


思路提示: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例3: 求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思路提示:

尽量在3天内答复,到文库里找找呗~5分谁费力答啊~你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啊?偶们是浙教版滴.

例4: 11单元知识点总结急用


思路提示:

在这边说起来不是很好,我建议你可以进到我的文库里面,有一本我自己的家教总结,里面有,题目是《和我一起学化学》,祝你取得好的成绩!

例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所有知识点[化学练习题]


思路提示: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2.常看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

③ Ca(OH)2 +Na2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置换反应Fe+CuSO4 =FeSO4 +Cu

Zn + CuSO4 =ZnSO4 + Cu

拜托给分吧!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九年级化学重点复习

点拨: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题2: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62页的元素符号及名称

点拨:氢 H (1);氦 He (4);碳C(12);氮N(14); 氧O(16); 氟F(19);氖Ne(20);钠Na(23); 镁Mg(24);铝Al(27);硅Si(28);磷P(31); 硫S(32);氯Cl(35.5);氩Ar(40);钾K(39); 钙Ca(40);锰Mn(55);铁Fe(56);...

题3:九年级化学难吗

点拨:当然是物理了。那些压强、浮力的计算题磨死人。初中物理的力学难,其他的都很简单了。化学多背背就好了。我初中化学超好,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物理就勉勉强强了。不过中考两门都考得挺简单的,不知道你们那是不是这样。

题4:九年级化学

点拨:过氧化氢分子,水分子都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原因应该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题5: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

点拨: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