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设防烈度
发布日期:2019-01-22 16:30:45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禄部昧同学的课后化学练习题,主要是关于地震设防烈度,指导老师为荆老师。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但还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的地震烈度称为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题目:地震设防烈度
解:如是普通的工业及民用建筑,按照抗震规范,可以不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但是要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考虑的水平地震的作用的,只不过没有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但是抗震措施,如箍筋加密等,还是要做的.
你这个21m高,还没算高层.要是属于高层建筑,按照高层规范,即使6度区,也要计算地震作用.
其他特殊的建构筑物按照专门规范的规定执行.
举一反三
例1: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7度的抗震构造措施)与设防烈度为7度的抗震等级是否一样?其他判断因素一样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抗震构造措施)与设防7度他两的抗震措施有何区别?[数学练习题]
思路提示:
首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1.10,2.1.11有明确说明,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构造措施,并不完全一样.
其次,采用7度得抗震构造措施,并不是把地震烈度提高一度,这样的话地震力会变大,地震力影响系数也会变大,所以如果是乙级建筑,把烈度提高一度计算是不正确的
最后,你正文的问题,在抗规《术语和符号》的条文说明里,仔细看,“规范中的一般规定和计算要点中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调整的规定均属于抗震措施,而设计要求中的规定,可能包含有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需按术语的定义加以区分.”
例2: 【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相当于几级抗震】
思路提示:
得看是哪类桥梁,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如果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区:对于A、B类桥梁设防措施等级为7级.C、D类桥梁设防措施等级为6级.
例3: 【我国有百分之多少以上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
思路提示:
60%
例4: 抗震设防类别为6度的建筑能扛住几级的地震?"度"和"级"是怎么换算的?
思路提示:
I=0.58i+1.5
i等于抗震烈度
I
例5: 建筑设计烈度为几度,考虑地震作用影响?
思路提示:
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第3.3.1、第4.8.1条与本条等效
(1)多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
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6)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7)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8)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9)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高强(高强博客,高强新闻,高强说吧)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⑶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R`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
⑷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1.L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L.3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1.9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L.2倍采用;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
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层.
⑸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
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
③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10章10.7条的规定.
相关知识
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关联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地震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烈度的大小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等.例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地震烈度(例如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除了基本烈度标准,还有建筑物等级标准.根据其重要程度,GB 50223-20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把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具体规定如下.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按照此划分,大多数建筑通常为丙级,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则为乙级,特别重要的建筑要定为甲级.建筑等级高,抗震设防的标准也要相应提高.对于学校,其中提到“考虑到地震时小学生及幼儿自救能力较弱,应予以重点保护.注意到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于层数较多的砌体教学楼的层数要求、构造柱、芯柱设置要求已有所提高,但对低层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的构造要求仍不高,故本次修订将小学生及幼儿密集程度较高的低层建筑列为乙类.”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
点拨: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常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表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
题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是几级
点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是四级。 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
题3: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的关系
点拨:只知道抗震烈度无法计算出抗震等级,,,一般建施上写抗震烈度,结施上写抗震等级。
题4:6度设防是几级抗震呀
点拨:你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下列问题: 对于地震的理解,有两个度量指标:一个是地震的震级,这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另外一个是地震烈度,是具体确定不同区域地震的影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对应不同区域的不同地震烈度...
题5: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是多少
点拨:这得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来分类,甲乙丙丁四类。甲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按高一度(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乙类建筑按6度计算地震作用,按高一度(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按6度计算地震作用,按6度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