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布日期:2019-01-20 22:03:55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景南樟同学的课后政治练习题,主要是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师为华老师。国发〔2005〕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现作出如下决定:
题目: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不断繁荣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就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又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提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比较严峻;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观,而是注重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优化整合,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体现了发展本质与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应当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三、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往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曲折,主要原因在于指导思想偏离了这个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这个思想进程反映了党对发展和科学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这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全国农村还有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还有不少人处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我们必须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提高科学发展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通过改革创新来建立相互适应、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来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成果,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因此,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在全党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真正使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上来,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举一反三
例1: 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不断繁荣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就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又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提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比较严峻;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观,而是注重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优化整合,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体现了发展本质与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应当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三、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往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曲折,主要原因在于指导思想偏离了这个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这个思想进程反映了党对发展和科学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这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全国农村还有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还有不少人处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我们必须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提高科学发展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通过改革创新来建立相互适应、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来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成果,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因此,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在全党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真正使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上来,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例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哪些基本要求?】[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不想看长长篇大论就看我的吧,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例3: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一、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着眼于回答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样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回顾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行动.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历史视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具有马克思主义面向整个人类文明的理论特征,吸收借鉴了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上的经验教训.其一,它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从二战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反思了这些国家从经济增长发展论到综合发展论、从增长极限论到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与实践变化轨迹,吸收借鉴了关于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目标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社会与自然必须协调等诸多启示.其二,它吸收借鉴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比较和反思了“拉美模式”及20世纪80—9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得出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盲目追随,而必须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启示.其三,它着眼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趋势,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既积极融入又坚持独立自主,既扩大开放又立足自主创新.其四,它坚持发展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把发展的要求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发展充分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人类进步应做的贡献.
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
恩格斯在谈到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和内容时说过,这一理论“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直接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和过程”得出的确切结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首先必须做到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准确认识”,即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但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突出;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但农业、社会发展仍是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各项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但体制不完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改革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较多;社会发展出现新局面,但诸如就业、医疗、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矛盾凸现出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经济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等等.综合国内国际的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判断,强调必须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发展这个主题,是因为新阶段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经济在保持20多年快速增长之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的难度加大,需要付出更艰巨的努力;二是发展问题更趋复杂,改革攻坚阶段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三是本世纪头20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机不可失,稍纵即逝.因此,在发展问题上,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任何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放松懈怠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有害的,也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原因就在于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同样,如果我国现阶段不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不仅无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甚至难以保持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我们必须在这样的高度上认识加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这条道路就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这样的发展道路,既符合现代社会化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切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既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谋发展,又是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贡献.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如何使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的真正含义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完全统一的,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体和历史创造者地位的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真正体现和集中表达.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形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在这个伟大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实践发展的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实践任务和理论任务.
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和行动.党中央号召,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际,全面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要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蕴含的科学性、规律性;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总之,要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领会、自觉接受和坚定不移的贯彻,使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全体人民实践创新的力量.
要在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与巨大力量.掌握理论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才能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保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保障,等等.要把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作为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要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进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既是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观点和新论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鲜经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点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
题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点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四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上述四个方面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
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能...
点拨: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B.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 D项缺宾...
题4: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点拨:必须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作为一个...
题5: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哪六个原则
点拨: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二、坚持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三、坚持谋求发展,牢牢把握发展主题 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六、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