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
发布日期:2019-01-20 21:49:12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余屡跋同学的课后政治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新课程理念,指导老师为湛老师。
题目:新课程理念
解: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1)个性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它的出现,使得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知识,尤其是拥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就显得更加重要.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
(2)目标转变,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教师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
(3)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将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强调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又一方向.
(4)回归生活.旧课程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课程内容陈旧且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意义,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留意书本知识的状况.把课程回归现实生活.新课程改革将留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体现为以活生生的情景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5)学科综合.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各学科之间往往相互渗透,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6)发展评价.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以评价促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
(7)全球概念.过去,我们的教材对外国的介绍和理解常常出现偏差,过分突出意识形态的差别,脱离了国际主流社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我们需要对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需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全球性的知识背景,因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意识的一代新人.
举一反三
例1: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目前还存在争鸣,众说纷纭,但综合起来看,无外乎以下几点:
1、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至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尤其哲学界,都已经认识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潮在反对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独断的同时,自身又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巨大局限性.
3、因此这个没有确定的答案,教育报曾经发表过争鸣讨论的文章.
例2: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是什么?请回答的详细点,
思路提示: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课程改革.第一次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改革的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第二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
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
———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
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又隐隐约约能见到杜威的影子.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
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话,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
我们认为,如果明确地以某种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那么就应该将理论基础进行完整、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改革者所设想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基本的课程理论体系,课程专家对课程改革的参与,主要目的也就在此.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有关“轻视知识”思潮的争论,其目的也是为明确或澄清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如果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就会导致改革实践上的不知所措.
我们并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具体说来,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一直写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上,它的不变性、一贯性正表明了这种方针的生命力.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是改革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指出的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举例来说,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在西方的产生有它特有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后现代主义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源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实践条件上,不能盲目地将一些国外的理论进行翻译和组装之后就成为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从我国的教育传统出发,吸收我国教育传统中的精华,不能不讲传统,与传统一刀两断.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谨慎处理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完全脱离传统的超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因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是推倒重来,推翻原来的基础和传统,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即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这两次革命就是脱离了传统和当时现实情况的推倒式的革命,历史已经证明,这两次革命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如果不考虑中国的教育传统和现实情况,另起炉灶,割裂革新与传统之间的联系,将国外的改革经验和成果直接应用到我国的课程改革,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我国并不是课程理论的源发国家,已有的课程理论,无论是结构体系还是基本观点大都是对国外课程理论的借鉴.毋庸置疑,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课程理论,对国外的课程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派别的课程理论非常必要.然而,借鉴并不是移植照搬.所谓借鉴,指的是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新华词典编写组:《新华词典》,第42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可见借鉴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吸收别人成功的经验,另一个是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我们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需要有一种批判的眼光:首先,在看到国外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外课程理论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就是说,国外的课程理论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要存精华而去糟粕;其次,即使是先进的课程理论,也未必能用来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任何课程理论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实践条件,不是所有先进的课程理论都是适用的.因此,我们要批判地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和经验,梳理我们传统的课程思想,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课程理念,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以本土化的方式澄清各种概念、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论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借鉴了国外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但这些理念和经验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基础上,我国不是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从整体水平来讲,我国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数量还少,在总体人口中的比例还很小.从社会的宏观背景来看,我国还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科学和科学精神发展得远远不够.
例3: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是什么?[政治练习题]
思路提示:
理念: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
1.使所有学生和学校都成功.《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这是我国对高中课程性质的基本定位.这种转化意味着高中课程不再是为少数精英服务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成功.这种转化也意味着,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点、示范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学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促进所有学生成功的优质高中.高中课程改革的这种理念旨在满足社会和个体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
?2.高中的任务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或者公民基本素养.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任务被认为是升学或者升学就业兼顾.从实质上说,升学或者升学就业兼顾是工具主义教育倾向在高中教育中的反应.无论从国际还是从我国发展上来看,高中教育要超越工具性,转向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和人格.这种公民素质和人格培养并不排斥升学和就业的任务,而是为学生打好终身教育的基础,为学生升学、就业或者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它是一个更为宽泛科学的任务
目标:根据高中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高中培养目标,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
?繁、难、偏、旧是高中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课程内容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升学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学校为了应付高考,随意拔高教学大纲的要求,使课程内容超出原有国家课程内容的要求.二是知识取向价值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一致在强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对知识过于重视以及高考以纸笔考试为主的方式在客观上强化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使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与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被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这样一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排斥现代知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课程知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课程内容的陈旧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程知识改革和重建强调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所谓时代性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科技的进步紧密相连.一些具有时代性的鲜活的知识要纳入到课程内容中,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的封闭性,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为课程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把现代知识纳入课程内容的途径有两个:通过国家课程或通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来进行.
?基础性是我国传统课程的基本特色,以往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导致课程功能和目标异化、扭曲.在新课程改革中,基础性被赋予新的含义,其实质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一个国家公民所必需的知识、理解多元文化价值观所必需的知识.基础性反映我国对高中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
?选择性原则主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选择性就是要改变以往单一、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赋予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这种选择实际上是适应学生的课程理念在课程内容上的反映.选择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学会选择,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我选择,这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学生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发展也是多种多样.以往单一的课程结构只重视学生的统一发展,忽视学生个性的养成.因而,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是一种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课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改革从三个方面重构课程结构:
?1.设置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改变传统的学科占据课程主导的局面.
?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需要和学科群的发展驱使而规划的学生学习的范围.新课程规定学习领域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和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构成.学习领域的设置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它一方面避免了传统学科课程之间相互隔离的状况,加强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关照了学生的发展和经验.
?科目是学科,是构成学习领域的基本单位.新课程中除了综合实践活动外,其他7个领域设置了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12—13个科目,新设艺术和技术科目.科目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相联系.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围绕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生活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不同模块可以组合.模块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模块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线形的梯状序列,使课程内容得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之间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系.其次,模块为学生和教师的经验介入课程提供空间,为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及教学过程提供前提,也为科学技术进入课程提供整合的空间.最后,模块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可能性.
?2.合理处理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关系,使必修之中有选择,选修之中有规范.
?我国以前的高中也设置过选修课,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必修课被人为赋予了极高的学科价值,而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的装饰.新课程改革试图改变这样一种状况,充分发挥选修课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在处理必修与选修之间关系上,形成必修之中有选择,选修之中有规范的新思路.首先,新课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Ⅰ和选修课Ⅱ.由于采用模块的方式,学生在必修课之中也有一定的选择性.选修课Ⅰ由国家研制,选修课Ⅱ由学校开发,但是国家规定选修的基本要求.其次,在开设选修和必修课时,保证学生的基础性.对选修科和必修课基本关系的处理,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偏科导致的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又赋予选修课程以重要的价值,改变了以往选修课程不受重视的局面.
?3.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学习经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要与学科课程相整合,以学科课程为依托,扩展、深化学科课程中提供的研究主题,使学生在自主研究和活动中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是通过研究而学习,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国家规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必修课,三年为15学分,再加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际的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学分为23学分.
?(三)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以及学生自主性主要通过学生自订学习计划来进行.学生在学校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学校提供的课程之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自行拟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自主选课和自订学习计划是学生主体性提升的表现.自订学习计划避免了统一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决定发展的意识.当然,学生制订的学习计划不是盲目的,它需要成人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学生自订的学习计划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高中新课程要求实行学分制管理,这是与学年制管理不同的弹性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
?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改变以往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评价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功能.以往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实际上是评价功能的窄化,是对评价某一方面功能过度重视,而发展性评价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评价的功能,它包含以往评价的合理性.课程改革也要求改变传统的高考决定学校发展和学生质量的状况,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内部评价机制.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最易了解学生发展状况的地方.校本评价制度的建立,把评价的权利归还学校,学校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这样使外部评价和校本评价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在评价方式上,转变以往的量化评价为主的形式,逐渐走向质化评价.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把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和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功能.
?(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赋权承责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课程发展中,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和前沿.但在传统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成为行政机关制订的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学校作为课程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这种集权制管理造成的后果是,学校成为一种统一的模式,丧失自己发展的特色,同时造成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课程变革和实施.新课程改革倡导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权,把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权利归还学校,在归还权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校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承担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责任.学校的自主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课程进行合理地调整,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一是自己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发挥学校的特色,保证学生的发展.
例4: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以往课程改革有何不同
思路提示: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主要从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六方面进行的.以往的改革没有突出理念上的改革,只是课程内容上的变革.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
点拨:1、提高科学素养------新世纪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提高和收获 3、倡导探究性学习------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以...
题2:如何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目标
点拨:您好! 新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及评价要求,课程管理。 I.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俗...
题3: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
点拨: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
题4: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什么?课程目标是什么?
点拨:新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
题5:如何理解生物学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关系
点拨: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读和领会基本理念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首要任务。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