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

发布日期:2019-10-06 15:00:00编辑:音乐人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下面是详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电影吗?

有。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1942年苏联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由马克·顿斯阔依执导。该片原著影响过整整一代人,故事塑造了一个逐渐成长中的年轻布尔什维克战士的形象——保尔·柯察金,描写他从一个年轻无知的少年,在不断的社会历练中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革命战士。

2、1956年由阿剁洛臃夫导演的《保尔·柯察金》,中国观众对此有更深刻的情结。2001年国内还推出了与俄罗斯合拍的连续剧版本,用的是俄罗斯的演员,还有中国的制作班底,试图将革命精神传授给新一代青年。除此之外,1975年苏联还拍过一个玛胆申克驯执导的版本。

扩展资料:

《保尔·柯察金》剧情简介:

影片反映了狂风暴雨的年代,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为人类的解放事业献出全部精力的布尔什维克崇高形象。编剧班达连柯(前苏联),根据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讲一个苏俄革命者保尔·柯察金奋斗的故事。他的苦难的童年,战争的烽火和艰苦的劳动,锤炼了他的意志。当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仍坚持工作,为青年写书,为着一个崇高的理想而献身,自己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影评

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感触很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四的代表作。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写出苏联时期斗争的艰苦和那个时代的美好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我很敬佩保尔的这一点品质,他的确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做起了斗争。正如贝多芬所说:“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在小说中,我最欣赏其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认为这话很对,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人不应虚度年华,也不应碌碌无为。一个人总应该为社会、为大家甚至为自己做一点事,那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着”。
对于我们来说,狼烟滚滚已成为历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了解了历史,让我们铭记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愧为是一本好书。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后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朱赫来。红军撤走后,德军进攻保尔的家乡,加上阶级斗争,人民的日子很艰难。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被追捕时,暂住保尔家,给他讲许多革命道理,对他很有影响。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来,自己却入狱。出狱后,他住在冬妮亚家冬妮亚找到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让保尔参加红军。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重伤,但最终死里逃生。出院后,不宜回前线,便做团的工作,修筑铁路等,以后他参加工业建设和边防战斗,入了党。由于他多次受伤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在忍受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决心帮妻子达雅进步,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生活。保尔能成为英雄主要在于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他从小就有一身正气,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对官僚主义。他佩服朱泽培·加里波第,在朱赫来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将个人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能尽一切力量奉献于祖国的革命者。为了这个理想,他经受住了生活和战争的考验,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事业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总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战胜死亡与病痛,将毕生投入事业中。这就是保尔这个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钢铁就是在这如同烈火燃烧的斗争考验中炼成的。

从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像保尔那样的处境,都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为何不可呢?
保尔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说有了人应该有伟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动,行动了就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有遗憾,他这种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恒心、决心与行动实在令人震惊,正是他这种精神让中老年人怀念,又鞭策了无数年轻人,为千万青年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时过境迁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事业的追求不再那么执着了,往往是力不从心,茫然无措或是一蹶不振,人们仍需要从这样的书中汲取精神。应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好书,保尔是一个永远的人生强者,一个乐观主义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远是不变的向导。
实现理想并不是件容易之事。不过,你应该明白,理想就像空中的风筝,离你再遥远,你手中的线总是牵着它,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你得从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捡起一颗钉子,为别人倒水,都是实现理想,培养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为你的事业一定是要奉献于人的,如果能这样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锻炼自我,你也会是一块钢铁,相信,你一定有抓住“风筝”的一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与电影的异同

内容概述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尔家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在一次钓鱼的时候,保尔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

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拢和疾病的威胁。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冬妮娅的爱情产生了危机,冬妮娅那庸俗的个人主义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俩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但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是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认识了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介绍

尼·阿列克谢椰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12.22),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万千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的视力。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然而,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投入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在工地上,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这场大病还未痊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因为长时间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更加严重,又很快并发了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失去了最起码的健康,并日趋恶化,到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学习文学创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进入生活的入场券”。

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部曲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人物

保尔·柯察金(此为英文版的译名,已经约定俗成,依原文读音应为“帕维尔·柯尔恰金”,爱称:保夫鲁沙,保夫卡)

谢廖沙·勃鲁扎克——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瓦莉娅·勃鲁扎克——谢廖沙的姐姐,共青团员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

伊万·扎尔基——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伊格纳特·潘克拉托夫——码头工人,货运码头共青团书记

尼古拉·奥库涅夫——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

费奥多尔·朱赫莱——水兵,党的地下工作者,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

多林尼克——木匠,党的地下工作者,市革委会主席

阿基姆——共青团省委书记,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托卡列夫——老钳工,筑路工程队队长,区党委书记

亚历山大·普济列夫斯基——红军团长

列杰尼奥夫——老布尔什维克

阿尔焦姆·柯察金——保尔的哥哥,钳工,市苏维埃主席

波利托夫斯基——火车司机

扎哈尔·勃鲁扎克——谢廖沙的父亲,火车副司机

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保尔的母亲

达雅·柯察金娜(爱称:达尤莎)——女工,保尔的妻子

冬妮娅·图曼诺娃——保尔少年时的女友,林务官的女儿

德米特里·杜巴瓦——共青团区委书记,托派

沃洛佳·屠弗塔——共青团省委登记分配部部长,托派

茨韦塔耶夫——铁路工厂团委书记,托派

瓦西里神甫——乌克兰社会革命党党徒,反革命分子

维克多·列辛斯基——波兰世袭贵族,中学生,告密者

彼得留拉——土匪头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害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强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且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保尔又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因此,保尔的动人事迹不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实,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对把这部小说完全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他在保尔身上集中了他同时代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保尔的形象既是自传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

主题思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优秀小说。当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这个书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自己这一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解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又一主题。保尔在凭吊女战友娃莲的墓地时所说的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这一主题的阐发: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可以这样来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的一生应当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去度过。

艺术特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人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附:保尔·柯察金的三段恋情:浪漫主义情结

他与冬妮亚(林业官的女儿)、丽达(女政委)、达雅(工人)的三段恋情,暗含了一个红色的俄罗斯男人逐渐远离肉体、远离奢华,而向精神、原则、理念皈依靠拢的心灵历程。对冬妮亚的爱出自一个懵懂少年的本心,那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自然产生的对美好、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丽达女政委的爱情产生在共同革命生活中,“革命高于一切”的口号窒息了保尔心中残留的对丽达的爱恋;与工人女儿达雅的结婚与其说出自爱情,不如说出自拯救,这时的保尔已肉体残缺而精神凸现,保尔靠着“精神”、“意志”自救,也拿着它照亮达雅的眼睛。他的精神已被视为“共产主义事业燎亮的明灯”。

说句实话,这部书在中国之所以一向能得到广大年轻读者的青睐,确实是由于充盈在前半部里的关于成长的苦难和青涩又真实的爱情。在文学中没有爱情的时代,“冬妮亚”这三个字以它所特有的充满异国情调而又神秘温婉的意象搭配,温暖过多少渴望爱情的心灵,可以说,那时的“冬妮亚”就是“爱情”的代名词,“爱情”在读者心中随着少女冬妮亚的出现而滋长并辉煌一时,像冬日里一颗火烫而又幽闭倨傲的孤星;又随着成年以后与保尔恩断情绝的冬妮亚,以别样的批评宣传模式在当年的读者心中泛起一样无望的涟漪——正是那样的时代暗合了美学意义上悲越凄绝的爱情,给了那一特定时代的年轻人一种“欲爱不能”的精神洗礼,从而深味了爱的崇高与难觅。

尽管这样的结局是凝重的,但第一代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青年读者还是无比幸运地找到了可以现学现用的浪漫蓝本。他们当然无法忘却这样一本为其人生发展带来重大启迪的好书……

新的旅行开始了,叛逆的一方是新的孩子。你不曾看到他们脸上迸出的欣喜吗?那是一种从被允许阅读的文本中有了意外发现的会心的愉悦,因为他们年轻,还有足够的热情自己庆贺自己。当然你也许会世故地笑笑说:“总有那么一天……”

是啊,地老天荒,只有主流和叛逆,一直那么相安无事地旅行下去。

评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共产主义国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但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它只是“斯大林的宣传机构炮制的神话”,马克·斯洛宁说它“文笔平淡,结构松散”,列·费·叶尔绍夫说它“简洁明快,几乎只用动词”。

自1980年代中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逐渐为苏联人所淡忘。1997年莫斯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八辑的“名着重读”系列,其中没有收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时,也有人呼吁不要丢掉保尔·柯察金这样的英雄。俄罗斯《真理报》1997年6月17日《保尔·柯察金和洛丽达》一文中说“……劳动人民的子弟们应当知道他们的祖辈、父辈在沙皇时代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怎样为革命、自由而战斗,怎样进行了劳动人民的革命,怎样在自己的国家里建立了社会公正的制度,怎样打败了法西斯!……因此,无论如何,不应当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真正的人》这些作品从现有读物中删掉……。”

在中国的影响

1942年梅益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英文版翻译成中文[3],之后从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间,一共印刷出版57次,发行250万册。

中国共产党党员吴运铎在军火研制过程中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但他坚持工作,写做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80年代的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也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影响比它在其他国家,甚至包括苏联、俄罗斯本国,都更大,其中一个原因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中国政府当作共产主义思想教材来提倡青年阅读,其中保尔筑路一段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文;另一原因是这本书的发行以及推广都异常到位。

影视剧目

这部小说曾经多次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

1942年苏联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拍摄了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57年苏联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拍摄了电影《保尔·柯察金》。

1999年时,中国大陆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原著改编了一部同名的电视剧,剧中使用了多名乌克兰演员并用中文配音。这是第一部中国改编的苏联电视剧。2000年播映受到好评。编剧:梁晓声等。总导演:韩刚。该剧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和第2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长篇奖。

主要内容: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保尔•柯察金 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文学、外国文学、小说、名著、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

1999年时,中国大陆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原著改编了一部同名的电视剧,剧中使用了多名乌克兰演员并用中文配音。这是第一部中国改编的苏联 电视剧。2000年播映受到好评。编剧:梁晓声等。总导演:韩刚。该剧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和第2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长篇奖,保尔扮演者安德烈·萨米宁获得男演员评委会特别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国语版带字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国语版带字幕http://v.baidu.com/kan/movie/?id=18481&url=http%3A%2F%2Fv.pptv.com%2Fshow%2FjJCFA2vRQXiciaYGw.html&ifrom=search&vfm=bdvtx#frp=v.baidu.com%2Fv

【中文译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英文片名】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其它译名】保尔·柯察金
【制片地区】苏 联
【上映时间】1942年
【类 型】剧 情
【对白语言】国 语
【色 彩】黑 白
【出品单位】基辅电影制片厂/阿什哈巴德电影制片厂 联合摄制

【资源类型】HDTVRip MKV(央视电影频道录制) 
【封装形式】MKV (AVC + AC-3)
【视频格式】x264 High@L4.1
【视频码率】3500 Kbps
【视频帧率】25 fps
【视频尺寸】1152 x 720
【画面比例】1.600:1
【音频格式】AC-3 48000Hz 2ch(上译国配)
【音频码率】320 Kbps
【文件大小】2.21 GB(2266 MB)
【影片片长】01:22:22
【影片字幕】内嵌简体中文

【主创人员】
原 著: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导 演:马克·顿斯阔依、尤利·赖兹曼
编 剧:马克·顿斯阔依
摄 影:B·莫纳斯狄尔斯基
作 曲:Л·施伐尔茨

请~

求电影视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谢!

求电影视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谢!不是电视剧,是电影哦!时间长度约85——111分钟,先谢!!...

求电影视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谢!
不是电视剧,是电影哦!时间长度约85——111分钟,先谢!!


解决你的烦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p4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850862308&uk=637836913

补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和书做比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和书做比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和书做比较

书更加全面,但是俄国小说很枯燥很难读下去,电影更加直观而且基本保留了原著精髓。

谁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和书,能比较一下它们...

对电影中对书内容的删减和改编提出看法。万分感谢!!!!!!...

对电影中对书内容的删减和改编提出看法。万分感谢!!!!!!

  电视剧为了“更细腻”地描写保尔的爱情生活,不惜改变了冬妮娅的家庭出身,把冬妮娅的父亲由官僚林务官变成中性的医生,而且是正直的医生,简直就是半个布尔什维克了。且不说这个情节的合理性有多少,这样一改,起码是模糊了冬妮娅与保尔之间的阶级关系,使后面保尔与冬妮娅的分手变得不明不白。

  爱,是不能忘记的
  耳边轻轻地传来冬妮娅缓缓的声音“保尔是钢铁炼成的”,眼泪却夺眶而出。纯真的爱情之花结出的居然是如此苦涩的果实,我深深地同情冬妮娅。我为她柔弱的身躯所承受的煎熬而不寒而栗。

  爱是不能忘记的。爱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它可以使垂死之人重焕青春,也可以使快乐之人万念俱灰、痛不欲生。人们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不仅仅因为有了它可以使人幸福,也因为没有它会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创伤。古今中外为爱而死的不胜枚举。保尔以一种虚幻的理由拒绝了冬妮娅的爱是不负责任的。或许冬妮娅惟一的错在于她的出身。只是看不出为何这样的出身就不可以追求崇高纯真的爱情。冬妮娅敢于爱保尔,这是对她所属阶级的叛离。这种精神同保尔的反抗精神同样可贵,甚至更为可贵。保尔没有发现这种精神,而是僵硬地屈从于时代的偏见,没能勇敢接受这份爱,从这个角度看,保尔算不上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应仅仅迎合一个时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中文版

“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字的内涵是对国乱贼凶,百姓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焦虑的心境的写照,一起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42 电影

  同名电影   基本信息
  1942年,苏联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拍摄了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演:
  弗拉基米尔·巴拉瑟夫 Vladimir Balashov ....Victor Leachinsky
  Nikolai Bubnov ....Artem Korchagin (as N. Bubnov)
  A. Dunsysky ....Ukranian Interpreter
  1957年苏联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拍摄了电影《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1942年苏联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又名《保尔·柯察金》,由马克·顿斯阔依执导本片原著影响过整整一代人,故事塑造了一个逐渐成长中的年轻布尔什维克战士的形象——保尔·柯察金,描写他从一个年轻无知的少年,在不断的社会历练中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革命战士。

电影(综合的现代科技与艺术)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