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王之涣
发布日期:2019-01-04 19:56:00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苏卮沧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登鹳雀楼王之涣,指导老师为邰老师。《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题目:登鹳雀楼王之涣
解:欲穷千里目,更近一层楼.
这里的“穷”并非指“贫穷”,而是“尽”“望尽”的意思.全句为“想要望见更远处的风景,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举一反三
例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和“穷”什么意思?[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欲: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例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句的意思?[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想想要看遍千里的地域,就得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去.比喻我们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增加自己的学识、见识、修养等!
例3: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我想知道王之涣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别写下《凉州词》与《登鹳雀楼》的.作者当时的境遇,心情,与要表达的情感.是两首诗,答得好多给分.】[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品,可见他的不同寻常.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是《唐诗三百首》里最
好的诗歌,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抄录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仅凭这两首小诗,称王之涣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诗人,我想并
不为过.诗人的盛名,从来都应该来自他的诗作.有了第一流的作品,
便会有每一流的诗人.如果不是第一流的诗人,何来第一流的作品?
王之涣写出了一流的作品,虽然数量少了些,但他还是一位一流的诗
人.诗人的桂冠从来就取决于作品的质量,而非数量.相反,以如此
少的量博得如此高的声誉,正是王之涣不同寻常之处.
我们可以把王之涣视为诗人.(事实上他也是诗人)他的诗作流
传下来;他的诗名流传下来;他成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人物,并藉此一
直活到“现在”.王之涣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诗歌,在于文学意义.
后人只要一提起他的大名,马上会联想到中国文学高峰期的唐代诗歌,
以及那两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喔,王之涣,就是——就是那写《登
鹳雀楼》(或者是《凉州词》)的诗人嘛!”王之涣的形象是一名诗
人的形象,在后代人的心目中,诗人是他的生存形式;既然诗人是他
的生存形式,后人们若遥想当年,在他们的印象里,他的生存状态自
然也就是写诗和吟诗了.我想,假如现代雕塑家要为王之涣塑像,不
刻画他在写诗吟诗的形象又能刻画什么呢?写诗吟诗体现了他的生命
本质.
一千多年来,王之涣的生命是早已同那两首小诗联系在一起,再
不分离.很难设想除了诗人之外他还能是什么——当然,也很难设想
除了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的作者外他还能是什么.《唐诗三
百首》,在“王之涣”名下的作者简介栏里是这么说的:“并州人,
天宝间与王昌龄、高适等,联唱迭和,名动一时.”简介的内容,仍
然脱不了“旗亭画壁”,言简意赅,似乎这就足够了,除此之外他不
再可能是其它的什么.至于除了写诗外他还做过些什么,他的家庭如
何,他的职业,他的性格,他的人格……一切都不重要,甚至都不存
在.后人只要记住:他是诗人,写了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凉
州词》就行了.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现在是公元八世纪,我真想到唐人中间去寻
找王之涣,看他究竟是怎样生活的.难道他会把一生的时间都花费在
酝酿与构思这两首小诗上,平仄、押韵、对仗、结构、色彩、旋律、
节奏、炼字炼句……殚精虑思,反复推敲,从而催生出这两首精美的
小诗?难道他的一生除了吟诗写诗外,真的不再干点别的什么了,比
如官吏、庄园主、管家、农夫、师爷、账房、城市平民、木匠、风水
先生、士兵或者军官?如果他什么都不干,靠什么生活?要知道古代
是没有职业作家的,古代的作家诗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官吏,也就是
说他们另有一份比作家诗人更好更体面更光彩的职业,赖以养家糊口,
或者藉此享受荣华富贵.文学的创作只是他们业余爱好,纯粹是爱好,
不能当饭吃.职业决定人的身份.如果王之涣另有职业,究竟应该视
之为“诗人王之涣”,还是其他什么的王之涣?
写两首小诗花不了他多少生命时光,即使六首加在一起,也用不
了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诗人大多诗思敏锐诗才便捷,口占一首七绝
或五绝是做诗的基本功.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我看也就没有后人心目
中“唐诗”的辉煌了.王之涣除了是诗人,肯定还是其他的什么——
只是后人不知道罢了.也有可能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我只知道公元八
世纪那个名叫王之涣的人,他真实的生存状态同后人想象中模样不应
该相同,“诗人”无法概括他的身份特征,不是他的生存形式,写诗
吟诗也不是他全部的生活过程和意义.他真实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没人知道,无法考证,也没必要去考证.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真实
的王之涣与后人想象中的王之涣肯定是两人.这一点我敢打赌真有趣,
一生仅留下六首绝句,其中竟有两首成了千古名作.凭这两首诗,王
之涣名留青史.颇像偶然与巧合,或者如人们常说的:“无意插柳柳
成荫”.他写这两首诗时,仅受制于瞬时片刻内心的冲动,是不会想
到今后能够如何如何的.如果他留存至今的诗总共只有六首绝句,即
使加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佚失的作品,他一生花在写诗吟诗上的时间也
不会很多.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他谈不上勤奋刻苦,更谈不上执着
以求了.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就是这些短暂的用于写诗的时间,甚
至是某一瞬间,使他享有了文学史上一流诗人的盛名.
写到这里,应该言归正传了.我想要说明的是,文学是可以藏之
名山,传之久远的.王之涣可谓其中典型的例子.同时,对待文学的
态度,却不一定要恭恭敬敬诚惶诚恐,把它当做名山事业来看待.在
这一点上,王之涣也是典型的例子.“旗亭画壁”的故事,一生仅留
下六首小诗,都证实了这一点.
王之涣太随意了,不像现代那些职业文人那般虔诚.他只写些小
诗.如果他把毕生精力都花在诗歌创作上,哪怕花上一半精力,六十
首、六百首诗早已写出来了,像杜甫和陆游那样,身后留下许多诗作.
可他没有.“旗亭画壁”,诗人的作品漫不经心间成了歌伎演唱的歌
词(或许专门为她们所写也未必可知),歌伎卖唱的歌喉丝毫不亵渎
诗歌的神圣意义;诗人们并无怪罪之意,反而引以为荣,她们唱得越
多,他们越高兴.“旗亭画壁”的故事颇有深长意味.在中国古代,
歌伎们与诗歌的作者一起,共同为诗歌创作的繁荣尽力,为诗歌的阅
读带来审美愉悦.文人的文学态度.典雅的诗歌同秦楼楚馆竟有瓜葛,
大雅大俗,大俗大雅.
我总以为“旗亭画壁”的故事与王之涣仅留下六首绝句这一事实
有关联,两者意义暗合,且互为补充.(至此,我对这个故事是宁可
信其为真了.)它们叠加在一起,道出了中国文学最辉煌时代的那些
文人们,他们是如何对待诗歌的,他们的文学态度和文学趣味又是如
何.其中自然不乏文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真谛.他们用文学的态度来
对待生活,又用生活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当文学与王之涣们的生活融
为一体后,他们的一生难道不都是诗嘛!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蔚为
壮观的“唐诗”现象.
文学并不神圣.神圣的不是纯粹的文学,而是文学借以传达的东
西.当文学成功传达出了这些东西,文学即为神圣.脑子里老想着文
学的名山事业,未必与文学有缘.相反,随意一些,多想想文学以外
的东西,才是真正在做文学.文学的荣耀从不赋予刻意为之的索取者.
王之涣最终留下了六首诗,其中两首旷代的佳作,不经意间,成
就了他的名山事业.他无愧诗人的名号.诗人的生存形式和生存状态
比他真实的生存状态或许更有意义,也更为真实.后人心目中的王之
涣并非凭空虚构,他们的想象得益于真实.诗歌确实是他生命的结晶,
使他的生命意义升华了.虽然他一生可能做过许多事,虽然真实的他
可能并没有把诗歌当做自己的生命意义,可惟有诗歌他做得最出色,
诗歌显示出他生命的不同凡响之处、意义和价值.对后人而言,只要
知道王之涣是一名诗人、写过两首绝妙好诗,这就够了.除此之外,
他还有什么可让人羡慕的,他还能是什么呢?
当诗歌同他生活结合在一起时,他的一生都是诗.“旗亭画壁”,
一生只留下六首绝句——很有意思,值得现代文人们仔细玩味,特别
是那些作品洋洋大观却没有一部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文人.与王
之涣的文学成就相比,后代的许许多多诗人文学家理应自叹弗如,深
深地反省了.
例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日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是什么意思简单一点解释[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5.穷:尽,使达到极点.6.千里目:眼界宽阔.7.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例5: 【13.《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意思】[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白日依山尽, ----太阳挨着山峦慢慢地沉落,
黄河入海流. ----黄河朝着大海滔滔地奔流.
欲穷千里目, ----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
更上一层楼. ----那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登鹳雀楼的意思
点拨: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
题2:<登黄鹤楼 >王之涣和《登鹤雀楼》是一样的吗?
点拨:那是登鹳鹊楼!
题3:登鹳雀楼 王之涣写的。诗人登上什么楼
点拨:诗人登上的就是鹳雀楼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
题4: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在哪个省?
点拨: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
题5: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
点拨: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