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读诵

发布日期:2019-10-04 03:20:00编辑:音乐人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读诵》,下面是详解!

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何作用

  读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会得到如下功德

  〔一〕《法华经》云∶"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二〕《法华经》云∶"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三〕《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四〕《法华经》云∶"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五〕《法华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悯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后,悯众生故,出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六〕《法华经》云∶"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又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七〕《法华经·》云∶"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八〕《法华经》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九〕《法华经》云∶"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祗劫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祗,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祗不可得比。"

  〔十〕《法华经》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茶、若毗舍暗、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十一〕《法华经》云∶"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十二〕《法华经》云∶"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人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复贪著是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如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狮子法座上!"

  〔十三〕《印光大师文钞》中云∶"法华奥典,位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初学佛法,如何诵念观音菩萨普门品?

大家好!我是刚刚接触佛法,朋友送我一本观音菩萨普门品的硬笔书法临摹本,我想按着里面经文诵念。由于平常工作学习比较忙,有点担心有时候没有充足时间去诵念,想请问一本普门品可以...

大家好!我是刚刚接触佛法,朋友送我一本观音菩萨普门品的硬笔书法临摹本,我想按着里面经文诵念。由于平常工作学习比较忙,有点担心有时候没有充足时间去诵念,想请问一本普门品可以分开诵念吗还是每次都要从头到尾一次性诵念完毕,然后回向?我是未婚,可以在自己的卧室诵念吗?
家里比较小,没有设佛堂香炉也没有书房,可以在自己的卧室念吗? 展开

转自学佛网

最好在家里最清净的地方读。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印光大师:佛法从恭敬中求

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大家对这句话很熟,但很少人真的体会“恭敬”和“求”法的意思,“恭”是“共心”,和佛共一心——体会佛教导的真义。“求”就是降伏“我慢”(自我骄傲、怠慢之障碍)开发出佛性美德,也是主动发心、低头、谦卑请教,不是高高在上,等佛来拜托你学。其实佛已经苦口婆心拜托我们觉悟,拜托很久了,佛总是慈悲拜托我们学佛——不要用迷妄心,但是我们高高在上,降伏不了自己的骄慢、愚痴,不肯低头求之於觉性,所以无法相应。

佛是开悟证果的人,他很慈悲,又很自在的,实在完全不须要我们去恭敬他,即使我们全然不恭敬,甚或侮辱他,对他也毫无影响,但是对我们本身有极大的影响。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并不是佛架子很大,要人家低头、磕头、才肯给一些佛法。恭敬也不是单指对佛像,经本的恭敬,是指对一切众生,真理、事、物的恭敬;在面对种种境界人事时,能深体佛心,和佛共一心——共一觉悟,慈悲的菩提心,而且能和佛共一柔软谦卑的心,如佛往昔舍身求法的敬心谦卑,自能在“事”中,求得其“理”。心存恭敬。即使於日常待人处事之琐事中,也能悟得佛法。否则历“事”千万,仍不能於中悟得佛法之“理”。生生世世仍是迷惑之人。

有人以为恭敬中求,是一种方法,是间接的手段以之求得佛法,殊不知“恭敬中求”的本身,就是最“直接”降伏我执烦恼的妙法,本身即是高深之佛法,并不是透过“恭敬求”,另外去获得什麼佛法,因为障碍我们成佛的,根本不是别人、别事,而是自己内心的妄想、执著,这点佛在初成道时,已经揭露,而“执著”中最根本的,就是我执——自我种种见解,思想上的迷惑,由自我的执著,产生自我保护,自私的贪、嗔、痴、慢、疑。所谓恭敬中求,就是直接走出这些执著。

印祖说的几分恭敬得几分利益,这并不是说,透过恭敬去求,很久以後才得到利益,而是能恭敬即是能当下舍“我执”之乌云,必然同时透出佛光,能将十分的傲慢、我执乌云都舍掉,自然当下透出十分佛光,这是自性本有的佛光,不是向外去求。所谓恭敬中求,当然是先求之於自心那份能降伏我慢愚痴的能力。能求自己发出这份心力,才有恭敬和求法的表现,所谓“诚於中,形於外。”菩萨戒教我们,对不懂的佛法要正观,正向,承认自己盲无慧目,以正确态度,仰信如来,恭敬求法学习。

转自学佛网
千万注意:回向有有毒和无毒两种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着的回向。《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着的善根,就象有毒的食品。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同样,有执着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这种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
很多经书上说过,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无毒回向,却可以代替无毒回向。例如,在放生过程中所造的善业,该如何回向呢?我们应一心一意地想: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如何回向他们的善业,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业,这就是无毒的回向。当然,我们也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回向。如果不会念或没有时间念其全文,就可以念诵从“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的八句两个偈颂。龙树菩萨说过:这八句两偈是整个《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所以,仅念这八句就等于念诵了全部的《普贤行愿品》。这种回向不但简单易行,同时又是相似的、清净的无毒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第一、发瞋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生起严重的瞋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第三、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四、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瞋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在发愿或回向时,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做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第二、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决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而是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在夜晚诵念吗

南无观世音菩萨:每天24小时,,随时都可以读诵佛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都念诵哪些

求各位佛家弟子念诵普门品是从一开始的尔时无尽意菩萨开始念诵,还是直接从世尊妙相具开始诵念。谢谢。...

求各位佛家弟子念诵普门品是从一开始的尔时无尽意菩萨开始念诵,还是直接从世尊妙相具开始诵念。谢谢。

普门品是从“无尽意菩萨...”开始念,从“世尊妙相具...”开始诵念的称作普门颂。诵念普门颂和普门品的功德一样,只是普门品的篇幅略长,通常诵念普门品的较普遍。
普门品诵念仪轨,1.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薰...);2.南无本室释迦牟尼佛(或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3.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4.诵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尽意菩萨...);5.大悲咒(一遍或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6.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或其它回向偈)
普门颂诵念仪轨,1.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三称;2.普门颂;3.回向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观音大士赞
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
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具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悯我等故,受此璎珞。"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悯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螈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
"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祈祷观音文》
闻性空时妙无比,思修顿入三摩地,无缘慈力赴群机,明月影临千涧水。

弟子某某(自己的名字),稽首皈命大慈悲父,观世音菩萨。仰愿他心道眼,无碍见闻,动大哀怜,冥熏加被:一者愿早断漏结,速证无生。三业圆明,六根清净。二者愿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具足辨才,四无碍解。凡是圣教,熏习其心,一历耳根,永无忘失。功德智慧,庄严其身,根根尘尘,周遍法界。三者愿上求佛界,下度众生,梵行早圆,三轮空寂。直至成佛,于其中间,舍身受身,常为男子。随佛出家,发菩提心,自利利他,行愿无尽。然后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生彼国已,满诸大愿,足菩萨行,与诸众生,皆成佛道。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皆共成佛道。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回向偈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祈祷:世界和平,社会和美,人心和善,众生和乐。恶业消除,善根增长,见闻随喜,同证菩提。

《普门品》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叙述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普现三十三种应化身,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事迹。

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每天哪个时间念好'坐着念?还...

时间最好定为早晚课,如果不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体力,精力去随缘定,或坐或立或跪皆好,随自己体力,精力,诚意,念了去身体力行受益无量,随喜赞叹能念经念佛!...

时间最好定为早晚课,如果不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体力,精力去随缘定,或坐或立或跪皆好,随自己体力,精力,诚意,念了去身体力行受益无量,随喜赞叹能念经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你好仁者,只要恭敬真诚,在洁净地,谁都可以念佛经,但不能躺着,歪坐着读。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没有时间限制。

能定为每日早晚定课念诵更好

但一定要衣容整齐,恭敬诚心的去读,佛法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下面把祖师大德对读经恭敬的讲解发给你。




========================================




印光大师---读经何谓恭敬?何谓不恭敬?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祈缁素大德,于观览经文之时,必须仔细思量,对于三藏圣教灵文,恭敬与不恭敬之福罪为要。


求佛友告知,我现在每天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好...

在家念普门品时,要点香烛吗?我是初学着,看了很多,请问师兄,念经跟念佛有何区别,平时念的最多的是心经,普门品,救苦经,大悲咒,看到很多忌讳之处,还望指教!...

在家念普门品时,要点香烛吗?我是初学着,看了很多,请问师兄,念经跟念佛有何区别,平时念的最多的是心经,普门品,救苦经,大悲咒,看到很多忌讳之处,还望指教!

不点香也可以,点了也行。如果会做烟供,就点烟供香,把烟供仪轨念完后念普门品就挺好。
回向的话,就念各种清净传承的回向文就可以了。我一般喜欢念的回向是“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其他的各种回向文都挺好,您选一个来念,因为这种传承下来的固定回向文是有加持力的,不过如果你想自己创一个回向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念“愿以此读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功德、福德,回向给我xxx所有的冤亲债主,愿其皆离苦得乐,共证无上菩提,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众生,愿其悉发菩提心,皆共成佛道,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诵多少遍能满愿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诵多少遍能满愿,如果这样诵是有待改变思维模式,因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你每天诵是给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个生活的法喜,也是一种圆满完成工作的一种动力。因为观世音菩萨在你最需要是会化三十二身中的一身来助你。你也要与菩萨一样去帮助其它需要帮助的人(自利利他)(个人浅识)。你如果像任务一样来完成,可以说满愿慢些。

是直接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就可以了,还是这是经...

另外经常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还是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对消除恐惧效果更好些呢?谢谢您...

另外经常念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还是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对消除恐惧效果更好些呢?谢谢您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单行本,是经。从实质上讲,念经念咒,都有同样的效果。但对初学者而言,念经,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通过诵经,可以了解菩萨的愿力和功德,更能增加对佛菩萨的信心,信心第一啊,没有信心,念什么都枉然。念咒,初学者可能更易完成功课,可多可少,更方便些,随时随地。因此,建议早晚有时间,念经,任何时候有空,可念佛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或咒,六字大明咒。
至于消除恐惧,两位菩萨那个更好,都好的,一样的,看您那个更有缘,愿意选那个都行的。菩萨不会有你不选我不高兴这种情况的。只是,如果诵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经最好念《地藏经》。只所以推荐普门品,是这部经可能相对短些,观音菩萨可救急难,闻声求苦,百求百应。当然地藏菩萨有自己的愿力和功德,读经可知。选哪个都可以的。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