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程

发布日期:2019-10-01 17:10:00编辑:音乐人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少儿舞蹈基本功教程》,下面是详解!

哪位可以提供一套少儿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名称...

孩子小,幼儿园...

孩子小,幼儿园

1. 前抬退
准备:身向8点,站正步伐,双山膀,视8点。
做法:先做右前达吸腿,然后大腿不动,小腿向前上方抬起伸直成前腿,再经前大吸腿还原成正步伐。
课绷腿做,也可匀脚做。可已经前擦地向前抬起,再直落经前擦地收回。臂也可作左顺风旗。
完成前台退后,主力腿可做半蹲,或垫脚。
也可前擦地同时主力腿加半蹲,直抬成前腿同时主力腿伸直。
注意点:①可做开状(小八字位始)也可作关状,动作时要明确脚的位置。
②经吸腿抬起或直抬起,用力点均在脚背。抬起的过程,动力腿要最大限度的伸直、伸展。
③主力腿要固定,助力脚向下踩,紧压地面。骨盆、后背与脖颈向上提,双肩下沉。
附:前扳腿
做法基本同前抬腿,只是当前吸腿时,用右手握右脚跟部,然后小脚向前上方伸直成前扳脚。主力腿可做半蹲或踮脚。
2. 踹燕
准备:身向8点。站小八字位先完成双山膀前抬腿舞姿。
做法:前腿不动,上身由骨盆开始想后方平躺,梗脖,眼识脚尖,同时双臂平伸身体左右侧,手心向上。在沿原路线还原成前脚,落成小八字位。
也可先做前吸腿,在伸出前腿同时上身向后躺。
也可经主力腿半蹲、另一腿做团身前吸腿再做踹燕,也可完成踹燕后加踮脚。
注意点:①主力腿立直,骨盆向上提,上身向后躺时重心适当前移,以求上身与动力腿平衡。
②上身向后躺时保持腰、背、双肩与头正对向上方,并呈现水平面。
③上身立起时,腰与背尽力向上提,并提跨、收腹、恢复垂直的重心。
④前抬腿动作尽量抬高。
附:快踹燕
用快速完成踹燕舞姿。
软踹燕
先完成踹燕,然后又头开始做后弯腰。头尽量靠近主力腿,双肩放松下垂,推不动,起来时先由骨盆、腰、胸、头依次立直。
斜踹燕基本相同,区别点是当上身向后躺之前先向动力腿一侧转腰,上体成侧卧状,手臂呈斜拖掌
商羊腿踹燕
做法同斜踹燕,区别点是动力退做成商羊腿。
3.旁抬腿
准备:身向1点,站右丁字位,左托按掌,视1点
做法:经右旁大吸腿,大腿不动,小腿向旁上方抬起伸直成旁腿,再经旁大吸腿,还原成右丁字位。
可绷脚做,也可以匀脚做。可以经旁擦地向上直抬起,在落回经旁擦地,收成丁字位。双臂经双盖手成叉腰。完成旁抬腿后,主力腿可做成半蹲或踮脚,也可视2点。
注意点:①经吸腿抬起或直抬起,用力点均在脚背。抬起的过程,动力腿要最大限度地伸直。
②主力腿要固定,主力脚向下踩,压紧地面。骨盆、后背与脖颈向上提,双肩下沉。
③旁腿要在身体的正旁方位,与右肩在同一垂直垂直上,旁腿从大腿根始最大限度外转。
④骨盆要平整,不可倾斜。
附:旁扳腿
做法基本同旁抬腿。只是当旁吸腿时右手握右脚根部,然后再小腿向旁伸直成旁扳腿,右手臂可在腿前方,亦可在后面。
4.后抬腿
准备:
身向8点,站小八字位,双山膀,视八点
做法:先成右掖腿,然后右腿大腿向上抬起,同时由脚尖开始向身体的后方伸直成90度后腿,再安原路线还原成小八字位。
也可以经后擦地向上方抬起,在落至后擦地,收成小八字位。完成后抬腿之后,主力腿可做半蹲。也可在丁字位上做。
注意点:
① 后退上台的力点在动作腿的大腿内侧,后腿经掖腿伸直或上抬是均需要由脚尖带动,并使腿最大限度的伸展。
② 完成后腿舞姿过程中,后腿主动上抬,上身被动微前移以平衡重心,但后背仍保持立状。
③ 后腿应抬至90度高,双腿均伸直。
④ 双肩与骨盆正对8点方位,骨盆上体,收腹。
5.探海
准备:
身向2点,站小八字位,双山膀,视2点
做法:
做法基本同后抬腿,区别在于后退要最大限度向后上方抬起,上身与主力腿成90度角,头视前方,在沿原路线还原,落成校八字位。
主力腿可做半蹲或踮脚动作。
注意点:①除同后抬腿的要求外,后退要主动上抬,上身被动向前倾挺胸,抬头,平视前方。
②上体和动力腿弯成月状向上翘,并尽量缩小两者之间的角度。
③由探海还原成准备位时,要上身主动立起。
附:
深探海
(女性)在探海基础上,动力腿继续向上抬,两腿成180度的坚叉状,上体向前下倾与主力腿靠近,手臂成左斜托掌,视左手方向。(男性)动力腿较女性略低,上体向前下倾较女性略高。
掀身探海
在谈还得基础上动力腿一侧掀胯约45度,同一侧上身微掀肋,手臂成右顺风旗,视左前侧。
拧身探海
下肢姿态与探海相同,上身向动力腿的一侧方回望,手臂成右斜托掌,视左前侧。
6.扳金紫冠
准备:
身向2点,站小八字位,双山膀,视2点
做法:
先成右后吸腿,然后双手握右脚腕向上方扳起180度,右脚微曲,展胸,仰头。经控后退,双山膀,在落回小八字位。
也可以在扳起紫金冠后,主力腿做半蹲或踮脚。
注意点:
① 主力腿立直,骨盆向上提,收腹。
② 双肩与骨盆正对2点。
③ 后腿的大腿,需主动地、最大限度的向上抬起。
第二单元
1. 点步转
准备:身向1点,占左旁虚部位双手旁按掌,视1点
做法:
右脚前脚掌为轴,脚跟稍提起,左脚沿顺时针方向圆线移动,当左脚在圆线的四分之一位点地后,身体像右转体四分之一周,点地四次转体一周。也可以点地两次每次转体二分之一周。先留头,后甩头。
注意点:
① 转体时的重心始终在主力脚的脚掌上,主力脚的脚跟主动向前推动。躯干整体同时转动。
② 虚步脚仅在点地时推一下地,作为转的动力之一。
③ 慢速转时先点地后转身,快速转时借助惯性点地和转体几乎同步。
④ 慢速转时头随身体同步转动,快速转时先留头,后甩头。
2. 平转
准备
身向1点,站左前虚步位,右山膀按掌,视7点。
做法;
左脚向左旁横移一小步,脚掌落地为重心,同时左臂拉开成双山膀,向左旋转半周,右脚紧跟上,脚掌稍离地成身向5点小八字位,留头眼视不变。接着右脚掌落地为重心向左继续旋转半周(左脚掌稍抬,与右脚保持小八字位),身向1点同时甩头,视7点,这样交替进行。结束时全脚落地或加半蹲。
手臂还可以双手叉胯,双手搭肩,双旁按掌。
平转可与后腿侧身跳转,前扳腿转,大涮腰卧云,上部掖腿转,上部吸腿转,紫金冠转,空中转(男),旋子(男),胯掖空中转(男)等连接。男性连接动作时,均需向左方向旋转。
注意点:
① 连续旋转时,重心在两脚掌上反复,双脚始终保持在小八字位上沿一直线进行。
② 旋转时左肩、左胯、左脚或右肩、右胯、右脚必须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每脚转半周,节拍要均匀,身体一定要垂直。
③ 注意留头、甩头。
3. 上步扳紫金冠转
准备:
同上步掖腿转。
做法:
基本同上步掖腿转。不通点是:左脚上步后须经过半蹲再直膝踮脚,同时右脚推地双手握脚踝成紫金冠向左旋转,视上方。静止在双山膀小八字位半蹲姿态上。
注意点:
① 同上步掖腿转,采用低踮脚转。须扬雄,但重心必须在垂直线上。
② 同上步掖腿转。
③ 同上步掖腿转,但右腿必须迅速成扳紫金冠舞姿。
④ 旋转地动力发自主力腿经半蹲踮脚的推理及横拧的合力。
⑤ 不留头、不甩头。此转速略缓慢。
4. 上步扳前腿转
说明:
上步扳前腿或称前朝天蹬转
准备:
同上步扳紫金冠转
做法:
基本同上步扳紫金冠转。不同点是: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右脚向2点绷脚踢右前腿,双手握紧右脚踝成扳前腿舞姿向左旋转,视前方。静止在双山膀小八位半蹲姿态上。
注意点:①同上步掖腿转,但必须把握住头、脊柱、前腿和主力脚掌的垂直重心。
②同上步掖腿转
③同上步掖腿转,但必须迅速成踢扳前腿,右腿要紧贴上体。
④ 旋转的动力发自主力腿的推力、骨盆横拧的合力。
⑤ 不留头、不甩头。
第三单元
1. 踏步翻身
准备:
身向1点,站左丁字位,右山按掌,视1点
做法:
双臂向左晃手同时左脚向左横移一步称脚尖对1点,右脚再移成右踏步半蹲,双脚相距一横脚,右脚掌与左脚掌跟在同一横线上,臂成左山按掌、上体前倾45度,视前下方。右臂经下弧线向右晃成双山膀,同时右脚以脚掌,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右碾动,上身经左旁弯腰到大八字位后弯腰,再右脚以脚跟、左脚以脚掌为轴继续向右碾动,上身同时配合经右旁弯腰到前腰左踏步半蹲。上身翻转一个整圆,翻身时双臂保持双山膀位,先留头、后甩头。
双腿翻身可以连续做横向行进或原地做、右来回做,节奏可以慢或快,或与跳踏步翻身组合,或接卧云、接蹦子(男),接反跨腿翻身等。
注意点:
① 踏步脚的位置要准,重心始终在双脚上。由踏步位始经大八字位再到踏步位双脚位碾动过程中,双脚不可前、后、左、右移动。
② 在翻身过程中,腰部经过前、旁、后、旁、前四个方向时,应固定在同一个高度上,特别注意旁弯腰要做到位并收腹。
③ 经后弯腰时,要顶胯、畅胸保持屈膝。
④ 双臂随身,在垂直面上划一立圆。脚的碾动与腰的翻动要配合协调。
⑤ 整个翻身过程要连贯、均匀、一气呵成、呼吸自然。
第四单元
1. 小八字位跳
准备:
身向1点,站小八字位,双手叉腰,视一点
做法:
小八字位半蹲
再双脚推地跃起,在空中直膝,绷脚、身体垂直,轻轻落地成小八字位半蹲。
小八字位跳通常作为小跳和中跳,双手可以做叉腰、旁按手位,双山膀、双托掌、展翅位等。
可以与各种双起双落及双起单落得小跳与中跳连接,还可以做向前、向后、向旁的移动跳。
注意点:
① 小八字位半蹲时,膝盖与脚尖在同一个方向、两脚全脚紧压地面,骨盆在双脚的上面。
② 绷脚跳起时,两脚尖的距离与站立时不同,不要扩大或缩小。
③ 下蹲与跃起,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保持垂直。】
④ 跃起时提气、收腹。
⑤ 小跳的主要动力在脚趾、脚踝部。中跳加入膝关节的推力及骨盆的上提力量。
2. 紫金冠跳
准备:
身向8点,站小八字位,双山膀,视8点。
做法:小八字位半蹲同时双臂下摆至双安掌,再双腿推地跃起,右腿踢紫金冠,左腿直膝、绷脚、同时双臂分晃手之上拉伸直,在空中右脚击手,仰胸,眼随手动。然后,左右脚依次落地,成小八字位半蹲。双臂经双盖掌成双山膀,视8点。
通常在前面加前面单起双落作为跳的辅助力。紫金冠跳可与快探海、快踹燕舞姿、双起射宴跳、追步单腿变身跳落卧云等相连。
注意点:
① 身体腾空时,提胯、收腹、挑胸。
② 腿要主动出击,双臂在上位时相聚于肩同宽。
这是大跳动作,起跳要快,有爆发力。

幼儿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中国舞的基本功、技巧练习

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3、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5、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6、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7、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8、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9、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
10、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11、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少儿舞蹈基本功术语有哪些?

1、[主力腿]

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是支撑身体中心的那条腿。

2、[动力腿]

也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诗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中心的任务。

3、[身向][面向]

身体正面所潮的方向呈“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一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4、[身韵]

(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全称为身法与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表里合一构成“身韵”,它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强烈表现特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

5、[视点]

(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

6、[眼视]

(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专项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一次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7、[亮相]

源于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即按情绪需要,是某舞蹈段落的最后一个动作,成为加强节奏感的一个“舞姿”造型,这个“舞姿”要通过刹那的动作顿挫、到位、甩头、凝视等使所表达的神情更加突出、明朗。此类造型即称“亮相”或“亮相动作”。又分“硬亮相”、“软亮相”两种。

8、[平圆]

与地面向平行的圆圈路线即“平圆”,如有受灾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9、[立圆]

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10、[留头、甩头]

在“转体”或转圈时,身体开始转动儿头仍留向原方向不动,称“留头”。快速转动头从一方位到另一方为,称“甩头”。

11、[控制]

舞蹈中“控制”一次有两种用意:

一、使动作停在某一“舞姿”上静止不动,以训练某部分肢体的力量和功能,即“控制动作”练习。

二、按动作路线、节奏、规格等要求支配肢体准确到位,以达到“舞姿”或“技巧”的完美,即舞蹈运行的“控制”能力。

12、[基训]

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13、[起泛儿]

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14、[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15、[节奏]

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16、[韵律]

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

17、[身段]

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18、[形体]

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19、[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20、[舞蹈动作]

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传统艺术等有联系。

21、[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

22、[舞蹈组合]

是舞蹈的常用语。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

扩展资料

相关舞蹈术语:

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

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

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

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

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

舞蹈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乐感的训练。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少儿舞蹈

孩子学习舞蹈要练习哪些基本功

3岁宝宝的活动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长,身体的柔韧性非常好,节奏感稍为差一点需要学习以及巩固但总体而言,此时宝宝已经具备了学习跳舞的基本能力,可以循序渐进开始培养他的跳舞能力。
孩子7-10周岁 开始学舞蹈正好
孩子开始学舞蹈,应该在7-10周岁之间,这时,孩子的身体骨骼发育比较完全。但是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对舞蹈产生兴趣,就应该从3-4周岁开始,在幼儿园时期可以锻炼一下幼儿对舞蹈的协调性,例如跳一些儿童舞蹈之类的,不太需要舞蹈基本功的练习。5周岁以后,就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少儿舞蹈基础培训。
5—7周岁的时候,属于学舞蹈的初期时段,不要过分地让孩子做劈腿、下弯腰等高难度的动作。采用积极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做动作,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这样培训2年左右,就可以要求孩子的基本功专业一点了。
身体的“黄金”比例好 适合学舞蹈
按专业舞蹈演员的要求来说,需要一个身体的‘黄金’比例。
什么叫身体的‘黄金’比例呢?就是腿长必须长于上身长度12厘米,双臂伸展开要和身高长度相同或者长于身高。但是现在很少的家长把舞蹈作为一个孩子未来的专业训练,大部分都当成一种业余爱好和培养好气质的一种方式,那么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一般健康的孩子就都可以了。
再者就是学习舞蹈很重要的自身条件了。例如身体的柔韧度、力量、弹跳力等,都很重要。有的学生柔韧度很好,但是没有力气,踢腿、抖肩都没有劲儿,就需要多做一些力量方面的练习。这都需要因人而异,也是可以通过加强训练改变过来的。
还有一种就是有的孩子上了一两节舞蹈课后就会有腰疼、腿疼的感觉。这样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看一下,可能孩子的骨质有一些问题,不太适合学习舞蹈。
同龄孩子 一起循序渐进地学
学舞蹈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学的孩子,她的身体柔韧度肯定不够,那就需要慢慢来教她如何下腰、如何劈腿等基本功。不要硬性的规定她下腰到哪一个高度、劈腿要多直。除非身体柔韧度很强的孩子,否则硬性要求容易把孩子的韧带抻坏。再者我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一起学习是不可取的。例如5岁的孩子和8岁的孩子骨骼、身体发育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这样容易顾此失彼,无法了解孩子的真正状态。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发育是一样的,一同训练有的孩子有个别现象,就比较容易发现了。
还有就需要家长平时的督促。比如有的家长说,我怎么感觉孩子学完舞蹈也没有挺胸抬头走路呢?我就回答说我没有发现啊,我觉得她一进到教室的时候就会挺胸抬头,非常有要跳舞的感觉了,因为孩子在家长面前会放松下来,也就不太注意走路的姿势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学完舞蹈就有所改变,那也不一定的。大部分的孩子要学习4年以后,才能看出他从身体到气质方面的一些变化。
专业学习舞蹈的孩子 应从5岁开始启蒙
对于一些想让孩子进行专业舞蹈学习的家长,赵老师建议,专业学习的孩子也应从5周岁起开始启蒙教育,“其实想要走专业的孩子和不走专业的孩子学习的过程都是一样的,主要在于走专业路线的孩子,回家之后可以在家长的督促下多复习一些课堂上学习的课程,自己多练练基本功,多自己接触一些舞蹈找找感觉。
例如要报舞蹈特长生的孩子,在正常情况下,舞蹈10级就算满级,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想要报舞蹈专业的孩子应该就可以考满级。但是平时可以多练习练习,坚持跳舞。

少儿练习舞蹈基本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注意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练习舞蹈基本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他需要孩子们有非常好的耐力和毅力。有的孩子很喜欢跳舞,但一练基本功就吃不了苦头,哭鼻子不愿练了。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兴趣成了孩子们的最好动力。

 二、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练习舞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舞蹈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舞蹈开发智力,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素质基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独角戏”。

  三、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学生的体质、软度、力度、舞蹈感觉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一律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指出他们的不足。耐心的教育,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四、注意培养学生对美育、德育的启蒙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少儿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使他们得到情操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爱祖国、爱人民、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少年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培养儿童心灵美、行为美的崇高思想境界。美育中包含着德育,德育中渗透着美育。舞蹈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舞蹈语汇,来表达人类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

3到6岁幼儿舞蹈基本功1,怎样教孩子好

练习柔软度就好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