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知识库 >

导航导航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发布日期:2019-09-27 07:00:00编辑:音乐人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下面是详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的什么科学方法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1、选用豌豆的原因: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玉米花是单性花,不能自花传粉,故试验不选择玉米花);②豌豆具有容易区分的性状。
  2、使用范围:①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②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
  3、方法: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总结归纳)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如何做的

1856年,孟德尔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首先从许多种子商那里,弄来了34个品种的豌豆,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它们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例如高茎或矮茎、圆料或皱科、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
  孟德尔通过人工培植这些豌豆,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运用这样的实验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他酷爱自己的研究工作,经常向前来参观的客人指着豌豆十分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儿女!”
  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开始进行豌豆实验时,达尔文进化论刚刚问世。他仔细研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保存至今的孟德尔遗物之中,就有好几本达尔文的著作,上面还留着孟德尔的手批,足见他对达尔文及其著作的关注。
  起初,孟德尔豌豆实验并不是有意为探索遗传规律而进行的。他的初衷是希望获得优良品种,只是在试验的过程中,逐步把重点转向了探索遗传规律。除了豌豆以外,孟德尔还对其他植物作了大量的类似研究,其中包括玉米、紫罗兰和紫茉莉等,以期证明他发现的遗传规律对大多数植物都是适用的。
  从生物的整体形式和行为中很难观察并发现遗传规律,而从个别性状中却容易观察,这也是科学界长期困惑的原因。孟德尔不仅考察生物的整体,更着眼于生物的个别性状,这是他与前辈生物学家的重要区别之一。孟德尔选择的实验材料也是非常科学的。因为豌豆属于具有稳定品种的自花授粉植物,容易栽种,容易逐一分离计数,这对于他发现遗传规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孟德尔清楚自己的发现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但他还是慎重地重复实验了多年,以期更加臻于完善、1865年,孟德尔在布鲁恩科学协会的会议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两次宣读。第一次,与会者礼貌而兴致勃勃地听完报告,孟德尔只简单地介绍了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过程,为时一小时的报告就使听众如坠入云雾中。
  第二次,孟德尔着重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证明。可是,伟大的孟德尔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鲁恩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然而,听众对连篇累续的数字和繁复枯燥的论证毫无兴趣。他们实在跟不上孟德尔的思维。孟德尔用心血浇灌的豌豆所告诉他的秘密,时人不能与之共识,一直被埋没了35年之久!
  豌豆的杂交实验从1856年至1864年共进行了8年。孟德尔将其研究的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但未引起任何反响。其原因有三个。
  第一,在孟德尔论文发表前7年(1859年),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出版了。这部著作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几乎全部的生物学家转向生物进化的讨论。这一点也许对孟德尔论文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当时的科学界缺乏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思想基础。首先那个时代的科学思想还没有包含孟德尔论文所提出的命题:遗传的不是一个个体的全貌,而是一个个性状。其次,孟德尔论文的表达方式是全新的,他把生物学和统计学、数学结合了起来,使得同时代的博物学家很难理解论文的真正含义。
  第三,有的权威出于偏见或不理解,把孟德尔的研究视为一般的杂交实验,和别人做的没有多大差别。
  孟德尔晚年曾经充满信心地对他的好友,布鲁恩高等技术学院大地测量学教授尼耶塞尔说:“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这句话成为伟大的预言。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34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43年,预言才变成现实。
  随着20世纪雄鸡的第一声啼鸣,来自三个国家的三位学者同时独立地“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1900年,成为遗传学史乃至生物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从此,遗传学进入了孟德尔时代。
  今天,通过摩尔根、艾弗里、赫尔希和沃森等数代科学家的研究,已经使生物遗传机制——这个使孟德尔魂牵梦绕的问题建立在遗传物质DNA的基础之上。
  随着科学家破译了遗传密码,人们对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向控制遗传机制、防治遗传疾病、合成生命等更大的造福于人类的工作方向前进。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圣托马斯修道院那个献身于科学的修道士的名字相连。希望可以帮到你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这是因为呈蝶形的花冠中,有一对花瓣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雄蕊和雌蕊.而且豌豆花也是...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这是因为呈蝶形的花冠中,有一对花瓣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雄蕊和雌蕊.而且豌豆花也是闭花传粉植物,在豌豆花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展开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

2、豌豆的不同性状之间差异明显、易于区别,如高茎、矮茎,而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高度。

3、孟德尔还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用这些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进行豌豆品种间的杂交,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4、豌豆一次能繁殖产生许多后代,因而人们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数据用于分析。

5、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授粉。

扩展资料:

实验结果归纳

(1)生物性状的遗传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又彼此分离,并且各自进入到一个配子中。这样,在每一个配子中,就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员,这个成员也许来自父本,也许来自母本。

(3)在杂种F1的体细胞中,两个遗传因子的成员不同,它们之间是处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状态之中,但二者对性状发育所起的作用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一方对另一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

(4)杂种F1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其数目相等,而雌雄配子的结合又是随机的,即各种不同类型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生物大神,别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F2...

生物大神,别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F2的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4:2:2:2:2:1:1:1:1,这是怎么推理而来的,求解释。要是有简便方法更好。...

生物大神,别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F2的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4:2:2:2:2:1:1:1:1,这是怎么推理而来的,求解释。要是有简便方法更好。

YyRr自交,YyxYy的基因型有YY,Yy,yy三种,比例是1:2:1
RrxRr的基因型有RR,Rr,rr三种,比例是1:2:1
所以YyxRr的基因型是(1:2:1)x(1:2:1)=1:2:1:2:4:1:1:2:1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目前比较流行,并且公认的答案:

1.用豌豆作杂交实验的的材料.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具有很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2.首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再研究多对。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四题和第五题详细交配过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四题和第五题详细交配过程

4、答案是:B 。
解:种群中RR:Rr:rr=4:4:1,
由于rr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所以剩下的只有RR和Rr的植株,比例是RR:Rr=1:1,
在这样的群体中R的基因频率是3/4,r的基因频率是1/4,
所以自由交配的下一代中rr=1/4*1/4=1/16……
5、答案是:D .
由于每个植株既有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所以此题相当于自由交配,
由于Aa:aa=1:1,所以A=1/4,a=3/4,
子代AA=1/16,Aa=2*1/4*3/4=6/16,aa=3/4*3/4=9/16,
具有A表现型的是7/16,具有表现型的是9/16,二者比例是7:9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做豌豆杂交实验时,为什么不选择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而要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和授粉?“开花时”和“花蕾期”有什么区别?...

孟德尔做豌豆杂交实验时,为什么不选择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而要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和授粉?“开花时”和“花蕾期”有什么区别?

开花之后,豌豆就会自己自花传粉啦,所以要在它自花传粉前的花蕾期进行人工传粉!

扩展

那么也就是说豌豆依次经历 花蕾期,开花。在花蕾期不能自花授粉,一开花就可以自花授粉了。所以我们就要在开花前的花蕾期把花粉传在雌蕊上,之后让它繁殖(开花),这样就能赶到自花授粉之前。我这样说对不对?

这样说的话,一个豌豆雌蕊只能接收一株雄蕊一次来的花粉?

补充

差不多就这么个意思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演绎推理从哪一步开始

A、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A正确; B、②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B错误;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进行“演绎”过程,C正确;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故选:B.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什么叫做父

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ofmoderngenetics)”,于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1856年,孟德尔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首先从许多种子商那里弄来了34个品种的豌豆,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它们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例如高茎或矮茎、圆粒或皱粒、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详见百度百科:《孟德尔》链接:/link?url=J1T8z8DKmHpSX1fimReZOZHptT0PeyNN9m-hk73T6ohuezJfO7wTB-esLEcWFGtEayhHcDx6o-lAPvVr-hOiRPE0SJ7MVInmCnN9XVHFLBhva2lS7KZz0MWXcAnS0xak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