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王二姐思夫
发布日期:2019-09-21 22:02:00编辑:音乐人
曲谱自学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河南坠子王二姐思夫》,下面是详解!
豫剧 河南坠子 什么联系什么区别?
豫剧和河南坠子除了都是起源于河南以为没有其他联系。
豫剧和河南坠子区别为:起源不同、伴奏乐器不同、分布不同。
一、起源不同
1、豫剧: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2、河南坠子:河南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叶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
二、伴奏乐器不同
1、豫剧:豫剧乐队的文场伴奏乐器,早期为大弦、二弦和三弦。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2、河南坠子:河南坠子的伴奏乐器是坠胡,也叫做坠琴、河南坠子。由于它常作五度转换,所以艺人们说:“过板下五度,唱腔上五度。”坠胡主要是随腔伴奏,有时加花,或用老少配等手法烘托唱腔,以增强艺术表现力。
三、分布不同
1、豫剧: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
2、河南坠子: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豫剧
百度百科——河南坠子
哪里能下载河南坠子:小寡妇上坟、王二姐思夫MP3、
先用QQ邮箱发一些全剧mp3,包括锡剧、越剧、楚剧、豫剧、黄梅戏全剧。
QQ邮箱中还有一个TXT文档,给你发我网盘上的戏曲目录,包括锡剧、越剧、楚剧、豫剧、黄梅戏全剧和选段。
由于邮箱容量有限、网友众口难调,而且邮箱文件需要不断更新上传才能保证网友顺利下载,所以不提倡通过邮箱接收我的戏曲。如要求不高,建议接收我邮箱中的近2G戏曲。
如需超多戏曲,建议注册网盘,并加我为网盘好友,才能传给你。我在115网盘上的名字叫拉尔修,注册网盘并加我为好友后,在网盘上给我发个消息,将你的百度提问链接复制到给我的网盘消息里,我就可以给你分享权,你接收文件只需一分钟就能把我的戏曲变成你的。整出的打包的全剧mp3和选段近20G。
邮箱方式和网盘方式,希望大家只选一种,因为我邮箱中的文件都是我网盘上的,希望大家和我都不要做重复劳动。要求不高用邮箱,要求高用网盘。用网盘的就不要让我再用邮箱发了。(如果发现你要的资料邮箱中没有,你又非要不可,建议用网盘方式,一定在网盘上。)
请大家仔细阅读,认真理解。由于工作量大,不希望总是回答一些无厘头的扩展。
衷心祝愿大家听戏愉快,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河南坠子(传统曲艺形式)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