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李白
发布日期:2018-11-17 08:34:21编辑:音乐人
概括:这道题是蒙钠媒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忆秦娥李白,指导老师为田老师。
题目:忆秦娥李白
解: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忆秦娥”为词牌名,唐、五代的词,多数只有词牌名,不另标题目,宋词才盛行词牌名和题目并列.
本词相传为李白所作,但有争议.词分上下两阕,用仄声韵,即“咽”、“月”、“别”、“节”、“绝”、“阕”;其中上阕第二句和下阕第二句的末三字,分别重迭一次,后来填此词的,沿为定例.
本词上阕借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词人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偏重于个人的悲欢离合.下阕则直接抒发了词人怀古伤今的情绪,把个人的忧愁融到历史的忧愁之中.面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家陵阙,进入历史的反思,造成了一种悲壮的兴亡感.意境博大,风格浑厚.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西风——陵阙”两句:“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举一反三
例1: 李白的忆秦娥解析[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原作】
忆秦娥——[唐]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宫阙.
【古诗今译】
缠绵悠长、如泣如诉、悲凉哀婉的箫声在春夜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秦娥,举头凝望楼上,只有那轮皎洁的明月.望着楼上的明月,她想起了桥头年年依旧青青的柳色*,想起了当年在桥头上深情的依依惜别.
在冷落凄凉的重阳时节,登上乐游原,遥望咸阳古道,依然不见夫君的音信和踪影.呈现眼前的,只有那秋风夕阳之下的汉家陵墓和宫阙.
【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隋末流徙到西域,出生于唐代安西都护府巴尔喀什湖南的碎叶(前苏联哈萨克境内巴尔喀什湖南).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用诗歌反映现实,歌颂锦绣河山,成就很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长安女子,自从亲人离家以后,她就寝食难安.从春到秋,年复一年,亲人一直杳无音信.词人借箫声、明月、柳色*、乐游原、汉家陵阙等悲凉的景色*,写出了“秦娥”的离别之苦.作品怀古伤今,引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全篇悲而不伤,体现了诗人的深刻认识与宽广胸怀.
上阙:春天的夜晚,女主人公惊醒于箫声,因望明月而思远方的夫君,见柳色*而忆惜别之情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咽”,呜咽.“秦娥”,古代把美女称做“娥”.这里写的是一个居住在唐代京城长安的女子.长安古时属秦国的属地,所以用 “秦娥”称呼她的名字,用“秦楼”称呼她住的住处.春天的夜晚,在“秦楼”上,“秦娥”正在做着与离家在外求取功名的夫君相聚的甜梦,一阵低沉哀婉的箫声,把她惊醒了.她睁开眼睛,还是孤身一人,只有时断时续的充满幽怨的如泣如诉的竹箫声,与那如雪的月光从窗外飘洒而来,使她愈加觉得孤单凄苦.然而,这样的月夜岂止是今天这一个夜晚!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里的“秦楼月”的重复不仅仅是简单的格律需要,也起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它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的情景,使你在朗读之中,仿佛置身于回环绵长、充满呜咽和幽怨的竹箫声中,融融的柳色*里,依依惜别的“灞陵”桥头,仿佛听见今夜“秦娥”正在箫声里哀怨、叹息,仿佛看见了昔日“秦娥”在桥头柳荫下依依惜别的、催人泪下的、令人伤感的情景.“秦娥”宁望着楼上明月,想起当年在“灞陵” 的送别,时值杨柳依依的浓情春季,而今柳色*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已经记不清过了几许春秋,可还不见夫君归来,其心中愁苦可想而知了.
本阙词语简约,艺术概括力高,表现力强,在水-乳-交融的情景描写中巧妙地表现了伤别这一主题.
下阕:秋天的傍晚,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感时睹物而怀古伤今.进一步深入主题.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关于“乐游原”一词,在前面的赏析中已经提到过,又叫“乐游园”,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坐落在古长安东南郊,是唐代的一处游览之地;因其地势高,又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清秋节”,亦即重阳节,也是当时人们秋高气爽之时登高的节日.“咸阳古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是秦时的京城.早在汉、唐时期,从长安西去,咸阳为必经之地.“音尘”,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这里当指消息,音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秦娥”趁重阳节出游的机会,登高远望,希望在“咸阳古道”上看到夫君能够归来.然而,她的希望还是落空了,不见夫君的踪影,也不见有书信传回.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宫阙.”“秦娥”不但不见夫君的踪影,连一丝音信也没有,呈现在眼前的只有那“西风”之中、“残照”之下的“汉家宫阙”,足见其无可奈何之状,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在这一句里,诗人就“音尘绝”再次使用了重复手法,强有力地渲染了“秦娥”此时极度失望的心情.
逍遥风在他的网络文章《对李白词的解读》中说:“……这是站在一个女子的角度来描写她内心活动的作品.因为词牌是《忆秦娥》,在本词中,秦娥是主角,一切都是围绕她描写(的),其他只能是辅助.如果说这首词的伟大之处,(那)就在于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一个气势宏大的场景来对比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情感世界.闺怨词自古不少见,但多以哀惋为主调,所以我说能在闺怨词中写出宏大气魄,非大手笔而不能为之,李白之伟大,于此可窥一斑.”
例2: 忆秦娥李白赏析1.该词共描绘了几个画面?结合全词简要分析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忆秦娥》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写得很动人.古人对它评价很高,称赞它是“百代词曲之祖”.古代把美女称做“娥”.这是一个居住在唐代长安的女子,长安古属秦地,所以用“秦娥”称呼她,用秦楼称呼她住的楼房...
例3: 忆秦娥--李白赏析(2题)问:1.在这首词中,你认为第一部分的内容中哪两个字最具有表现力?请指出并结合全词简要分析.2.本词除了表达思妇情怀外,有没有更深的含义?注:答好20分
思路提示:
①“咽”、“断”.“咽”用拟人手法,既形容箫声,更形容主人公的悲苦愁思;断表明主人公心存牵挂,午夜梦醒; 夜不成眠,悲愁哀怨的思妇,如泣如诉的箫声,“咽”、“断”二字,奠定全词孤冷凄清的基调.
②.借闺怨之情,发兴衰之叹
例4: 李白的诗和解释[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却为峨眉山月留下一幅极为珍贵的艺术写照:挂在峨眉山上的半轮明月,倒影在平羌江中.夜深人静之际,李白启程远行,送行的即已归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不能自己.他在这首小诗中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但是不露痕迹,不厌其重,反而显得天然浑成,随分自佳,含情缥缈,因而“古今目为绝唱”(王世懋《共圃撷余》)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忆秦娥 李白创作背景
点拨:本词上阕借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词人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偏重于个人的悲欢离合。下阕则直接抒发了词人怀古伤今的情绪,把个人的忧愁融到历史的忧愁之中。面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家陵阙,进入历史的反思,造成了一...
题2:李白的忆秦娥赏析
点拨:1、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
题3:李白《忆秦娥》-----秦娥指的是谁
点拨:“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 “忆秦娥”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对于《忆秦娥·箫声咽》的作者,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逊亦...
题4:李白的《忆秦娥》全诗是什么?
点拨:《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其意为: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
题5:忆秦娥 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忆秦娥是词牌名,李白所写的是《忆秦娥·箫声咽》,相传是李白忆秦娥的首制。描写的是一位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