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曲谱_曲牌的平仄谱
发布日期:2020-11-30 15:32:00编辑:音乐人
曲牌的曲牌格律
曲牌格律谱和词谱一样,是记述,标志每支曲牌固定的字数、句数、句式、平仄、韵脚的辞书,和填词一样,按这个固定的谱序填入需要的字、词,组成一支完整的曲,如:《满庭芳》北曲中吕小令(全曲十句九韵,只引头三句)。西窗酒醒(韵),衾闲半幅(句),鼓转三更(韵)。平平仄仄平平仄耠 仄仄平平曲牌格律谱是天下统一的,好象诗词格律,作品符合率高低,直接体现作者的创作水平,也直接展现了优劣的文学素质。曲韵、曲牌、曲谱在制曲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广泛应用,因为诗词是文人俊造“小天地”,而曲是人民大众化的口头语,是民族“大观园”,它的口语化便于唱,便于诵。 (武亚木)
谁知道平仄的含义?还有每个词牌和曲牌对应的平仄是什么样的?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具体表现。现在汉语中汉字的读音有1,2,3,4声调,1、2声为平声,3、4声为仄声。在古代汉语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声分为阴平、阳平,阴平相当于现代汉语之一声,阳平相当于现代汉语之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之三声,去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之四声,入声是一种短促发音,元代以后逐渐消失,被派入平上去中,古音中的汉字读音为阴平、阳平的总称为平声字,上声、去声、入声的统称为仄声字。在近体诗和词中,平仄须遵守严格的格律规范,如律句每二字间平仄交换一次,使诗句的读音起伏跳跃,更具有音律之美,每个汉字的古代读音可参见106部平水韵表。
词又叫做倚声,即每个词牌都有相对固定的字数规范、韵律规范,每句都有相对固定的平仄规范,一言难尽,可参见《白香词谱》《唐宋词格律》及《钦定词谱》等专业书籍。
曲牌与词牌相近,原理相同,但格式相对灵活,可有衬字夹入,用韵与词不同,填词一般遵《词林正韵》,填曲例用《中原音韵》。
曲牌的曲牌名一览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水仙子、塞雁儿、神仗儿、节节高、接接高、者刺古、柳叶儿、寨儿令、塞儿令、六么令、九条龙、兴隆引、兴龙引、文如锦、女冠子、愿成双、倾杯序、彩楼春、抛球乐、昼夜乐、人月圆、红纳袄、红锦袍、贺圣朝、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倘秀才、塞鸿秋、脱布衫、小梁州、醉太平、呆骨朵、灵寿杖、灵寿歌等。
1、刮地风,曲牌名。在南曲和北曲中都属黄钟宫,北曲用之较多。一般用在黄钟套曲内。如昆剧《麒麟阁.三挡》中秦琼见贺方时所唱"这马儿一声声不住嘶"即是。
2、端正好,弹词曲牌名,曲调庄重、肃穆,无语助词,散唱。另有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以及《窦娥冤》中《正宫·端正好》等。
3、叨叨令,曲牌名,隶属于元曲。曲牌名为特定式样,例如: 叨叨令·窦娥冤 ,叨叨令·无名氏。其后跟有曲名。
4、水仙子 为元曲北曲曲牌,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
5、《醉太平》是曲牌名。元代贯云石、王元鼎、张可久等词人作过《醉太平》散曲,其中以张可久的《醉太平·人皆嫌命窘》最为有名。
扩展资料:
曲牌的一些特点:
1、曲牌的音乐结构和文学结构是统一的。由于曲牌是由词发展而来,又称词余,在文字上是长短句式,写作就是填词。一个曲牌有多少字,几句,每个字的平仄声,都有规定。而且重要的词位严格到仄声中应有上(∨),去(\ )之别。如不根据平仄声就要形成倒字,很难谱曲和演唱。这也是写作和演唱昆剧难度很高的一个原因。
2、曲牌演唱的特点是“以字行腔”,腔跟字走、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腔格,不同于其它戏曲可以根据演员个人条件随意发挥,而是有严格的四定:定调、定腔、定板、定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牌
百度百科-刮地风
曲牌的分类
曲牌有器乐曲牌与文词曲牌之分,前者按宫调系统、律吕分类来体现各地各流派各自的音乐风格,后者则是按句式、平仄、韵位所作的曲文曲字。曲牌在曲的长篇大论中没有清楚地分为器乐曲牌和文词曲牌,因为剧本作者既精通二十律吕、九宫十三调的器乐格律,又熟识内涵廿九韵、十九韵诗词曲格律。既是戏剧家,又是诗词家、曲艺家。剧本之中已全面标明,不必分工,如:板眼由鼓师处理,音乐宫调由乐师处理,曲文曲字由诗词家处理等等。器乐曲牌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较单纯,南曲随地方剧种、语言音乐、传统风格不同而不同,如:莆仙方言区所流传的曲牌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不仅应用范围广,而且只要你说出曲牌,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哼出。莆仙方言区的曲,除戏曲之外,还有“师公曲”“经师曲”“鼓头曲”“和尚曲”,农村结婚用的“金文曲”。大同小异,“题头”基本一样,可惜文词曲牌却均已失传,戏曲剧本只用五、七言排句,偶尔派用部分长短句也不是按曲牌格律谱的。(“金文曲”中的一支“出灯金文”还偶尔保留较完整的《驻云飞》格律。) 1.西皮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多用于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时的仪仗、先导,以及他们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们参拜等动作,如《宇宙锋》 中秦二世的升殿等,有时也可以配合一般动作,切不限于人物身份,如《空城计》中的老军扫街,《群英会》 中鲁肃放置假信等,均奏[西皮小开门]。2.胡琴曲牌 :京剧的胡琴曲牌基本上和笛子曲牌一样,也是用于打扫,更衣,梳妆,设宴,行礼,庆贺,祭奠,行路过场以及舞蹈等处,还有在配合哑剧式的表演动作时也经常使用。由于胡琴等弦乐器操作灵便自如,适应力强,所以胡琴曲牌在舞台上的运用比笛子曲牌更为灵巧。胡琴曲牌大部分是从昆曲用的笛子或唢呐曲牌移用过来,如[小开门]、[万年欢]、[柳摇金]、[山坡羊]、[川拨棹]、[傍妆台]等。也有来自民间丝竹乐曲的,如[花梆子]、[东方赞]、[小磨房]、[海青歌]等。这些曲牌改用胡琴演奏之后,由于胡琴各种定弦的特色和演奏时的弓法、指法的运用以及和二胡、月琴、弦子等的配合,往往会出现更为新鲜的效果。胡琴曲牌又名丝弦曲牌,一般不用锣鼓伴奏,有时只用单皮鼓或大小堂鼓击奏花点。丝弦曲牌也有只用弹拨乐器演奏而不要用弓弦乐器的,这是为了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调,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抚琴所用的“琴歌”等。3.吹打曲牌:凡唢呐曲牌中的清曲牌,笛子曲牌,均称吹打曲牌。4.干牌子:干牌子又名干念牌子,原是可以唱的曲牌,后来改唱为念,去其曲调,仅留下锣鼓伴奏的部分,以锣鼓的音响节奏来衬托干念台词的节奏,如[水底鱼]、[扑灯蛾]、[四边静]、[金钱花]等都属此类。这种干牌子有时也去其念白,仅以锣鼓节奏来配合舞台上特定的身段动作。5.大字牌子:京剧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别,凡带有唱词,以群众齐唱形式出现,并有唢呐加锣鼓伴奏的曲牌,就称为大字牌子。所谓大字就是曲词,过去的工尺谱,是把曲词用大的字体写在中间,而曲谱是附在大字旁边的,故名。又称混牌子,混曲牌,锣鼓曲牌。6.混牌子:凡把大字牌子去掉歌词,仅由唢呐吹奏曲调,并加锣鼓伴奏的,名为混牌子。7.清牌:凡把混牌子减去锣鼓,仅由唢呐吹奏的曲调,名为清牌子。8.八板京剧胡琴曲牌,[八板]又名[老八板],是中国民间流行很广的器乐曲。京剧多用于活泼轻松的舞蹈场面,如《红娘》中的扑蝶(用西皮),《桑园寄子》中的绑子(用二黄),及《打花鼓》的舞蹈等,均奏[八板]。9.八岔京剧胡琴曲牌,[八岔]是从八个曲牌里选出八个乐句,经糅合联成一个完整的曲牌,因而得名。[八岔]的曲调顺畅,旋律优美,音调与四平调相近,故多用于四平调或二黄原板的前面。如《梅龙镇》 、《问樵闹府》等剧,均用[八岔]伴奏。10.二黄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用法与[西皮小开门]相同,只是用于二黄戏中。如《贺后骂殿》中的赵光义和《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上场,以及《问樵闹府》中范仲禹酒醉被送往书房,《清官册》中寇准更换服装等处,均奏[二黄小开门]。11.反二黄小开门京剧胡琴曲牌,不一定用于唱反二黄的剧中,而是与正二黄的小开门变换使用。如《贵妃醉酒》中高、裴二力士及宫娥们向杨玉环进酒时,即奏[反二黄小开门]。
曲牌和简谱是怎么一回事请老师给讲一讲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後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曲牌的文字部分须“倚声填词”,多作长短句,少用齐言。各曲的句数﹑用韵﹑定格(何处可加如“也罗”之类的和声),以及每句的字数,句法和四声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从韵文文体来说,曲牌即为此种文体的格律谱。每支曲牌唱腔的曲调,都有自己的曲式﹑调式和调性﹐以及本曲的情趣。各曲的分句分读,和唱词常相一致;曲调进行的高低升降,可因唱字的四声调值和曲词的思想感情不同,而有所变化。曲牌有长有短,节拍有定有散,但都有首有尾,自成起讫。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
简谱分为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