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曲谱大全 >

导航导航

圣母弥撒歌曲谱_简述圣母弥撒曲》的价值

发布日期:2020-11-28 12:42:00编辑:音乐人

简述圣母弥撒曲的价值

没什么价值。玛丽亚在属灵上跟基督徒一样是相互为兄弟姐妹。在肉体上是主耶稣的妈妈。但我们是属灵的关系,就像我们是外邦人接到亚伯拉罕,成为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子孙~
十二使徒在天上还有柱子写他们的名字,但圣经里没有更多的地方说玛丽亚,错误的崇拜就成了拜偶像

马肖的音乐创作的主要成就

1163年,法国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开始兴建,它不同于罗马式建筑的最主要特点是,以飞拱支撑了中殿的穹隆,从而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室内昏黑幽暗的“弊端”。大约一个世纪之后,在意大利诞生了两位伟大的人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1265-1321)和欧洲绘画之父乔托(1267-1337),他们一位是“神的喜剧”《神曲》的作者,一位是撼人之作《犹大之吻》的作者。但丁在引导人们穿越地狱、达到净界、直抵天堂的过程中,宣讲自己的思想,启示了千年来封闭的思想;乔托画中的耶稣不再是神灵,而是一个甘为理想从容赴死的伟大的凡人,当他接受犹大亲吻之时,那意味深长的深邃目光向世人推开了一扇关闭千年的心灵之窗。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4世纪之初的法国,诞生了一位杰出的作曲家纪尧姆?德?马肖(Machaut,约1300-1377)。那时,以巴黎圣母乐派为代表的“古艺术”已经走到了尽头,马肖则作为“新艺术”的代表出现了。“新艺术”是指“14世纪的复调”,其概念建立在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段之上,而记谱法的进一步发展使新的音乐表现成为可能。由于当时意大利的记谱法发展比较缓慢,所以巴黎圣母乐派的故乡法国,便成为了“新艺术”的中心。
[attachmentid=24061]
马肖除了是作曲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早年曾接受过神职教育,并就任圣职。当他20岁时,便随波希米亚国王出征欧洲许多地方,直到国王阵亡后,他才进入法国宫廷任职,最终又成为兰斯的律修会修士,并在退隐生活中谢世。马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世纪最鼎盛的时期,也是文艺复兴即将兴起的时期,所以,他在音乐创作上兼有保守和进步两种倾向,其实这也是历代大部分作曲家通常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这样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也有同样的缺欠而感到吃惊。
在哥特时代,由于教会的威望日益衰落,艺术因此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圣乐作品的创作相对减少,所以,马肖的宗教作品只占了他创作总数的一小部分。在世俗作品方面,马肖创作了42首叙事歌(Ballades)、22首回旋诗(Rondeaux)、33首维勒莱(Virelais)、19首行吟歌(Lais),其中有不少乐曲成为了当时流行的曲式的典范。马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发展了叙事歌,并继承了法国北部吟唱诗人的传统,他的复调维勒莱、回旋诗和叙事歌,最为鲜明地显示出“新艺术”的一些特点。
在马肖的作品中,尽管我们还可以听到许多辛辣的不谐和音,但弥漫全曲的比较温和的音响,已经与“古艺术”的音乐截然不同了。马肖认为,真正的歌和诗只能出自内心,他说:“谁要是不动感情,他的作品和歌唱就是虚伪的。”因此,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既精雕细琢,又灵活多变,在保持理性的同时,加强了旋律的抒情性,使音乐散发出温暖的感觉,具有了真挚的韵味。不仅在世俗音乐中如此,在他唯一的《圣母弥撒曲》和23首经文歌中,也都具有这样的特色。
[attachmentid=24062]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生活在哥特时代的大作曲家马肖,只创作了一首弥撒曲——即《圣母弥撒曲》,而仅凭这一部作品,便使他在音乐历史上占据了无人可以替代的地位。我们知道,12和13世纪的作曲家,包括巴黎圣母院乐派的莱昂宁(Leonin,约1159-约1201)和佩罗坦(Perotin,约1160-1240)在内,他们没有将《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弥撒曲的创作,更没有在意这五个部分是否使用了同一调式,或基于同一主题素材,或在音乐上有统一的形式。马肖的《圣母弥撒曲》就完全不同了,它那庞大的规模和四声部织体,显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的。在这部弥撒曲中,马肖把五个部分看作是一首乐曲,而不是五首独立的乐曲,它们之间除了主题的关联、情绪与风格的近似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贯穿全曲的音乐动机,不断地反复出现。由此,马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写出完整常规弥撒曲的作曲家。
这部在哥特时代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对于现代人来说依旧显得过于古老,所以当我们接纳它的时候,也许应该更多地从历史的角度去体验一种古朴的感觉,从中寻到已经久远的真挚之情。这首弥撒曲听起来是纯粹的哥特风格,但作为宗教作品,世俗味道似乎浓了些,这恐怕与马肖受到自己大量世俗音乐创作的影响有关,不过却反而使它让人觉得更加亲切,情感的力量也因此得以充分展示。四个声部的男声演唱浑厚有力,据说在当时的演出中,所有的人声声部可能都由乐器重复,也就是说与人声对应的声部很可能是由一件乐器演奏,而不是由人声演唱的,不过,这一点目前还没有最后的定论。
由于《圣母弥撒曲》的历史地位非常特殊,所以在今天被录制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这里推荐两个最出色的版本:A.帕洛特指挥塔弗纳协奏团与合唱团的录音,和M.佩雷斯指挥奥尔加农合唱团的录音。两个版本都按照弥撒仪式的要求,在马肖的弥撒曲中穿插了格里高利圣咏,并在弥撒曲的最后使用了马肖自己创作的《Ite missa est》(弥撒结束)。A.帕洛特版本使用了铃声和钟声,营造出弥撒仪式的现场气氛;M.佩雷斯版本的《慈悲经》和《信经》都比A.帕洛特版长出将近一倍,二者很可能使用了不同版本的曲谱。
1377年,随着马肖的去世,“新艺术”时代也宣告结束了,而早于他两年去世的薄伽丘(1313-1375),则已经在他那充满人性的《十日谈》中告诉人们,一个新时代就要到来了。不过,尽管通常的认识是文艺复兴开始于15世纪中叶,但是,实际上文艺复兴初期是与哥特时代晚期相交的。严格地说,哥特时代分为前哥特与后哥特,其中后哥特时期的范围大约是1300年至1450年,马肖生活在后哥特的前期,而我们将要介绍的另一位作曲家纪尧姆?迪费(Dufay,约1400-1474),则生活在后哥特的晚期。
[attachmentid=24060]
继“新艺术”之后,15世纪的法国伯艮第宫廷作曲家们,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流派——伯艮第乐派,它构成“新艺术”与佛兰芒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由于当时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伯艮第乐派的音乐,造就了其与以往音乐不同的一些特点:音乐语言优美而细腻,追求华丽与表现,更加倾向于世俗音乐形式,等等。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迪费,常常被归于伯艮第乐派之中,但是从对音乐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他更应该被看作是佛兰芒乐派的先驱。
不过,伯艮第乐派——尤其是吉莱?班舒瓦(Binchois,约1400-1460)的尚松作品,确实对迪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当时曾有一幅微型画描绘了迪费与班舒瓦在一起的情景,迪费站在一台便携式管风琴旁,班舒瓦手持竖琴与之相对,二人似在探讨着什么。像马肖一样,迪费的出生年份至今没有得到确定,1409年他成为大教堂童声唱诗班的歌童这件事,成为有关他生平的最早记录。迪费一生中主要供职于罗马、佛洛伦萨和博洛尼亚的教皇小教堂,还曾供职于意大利的马拉泰斯塔家族和萨沃伊公爵,后来迪费在康布雷安家,在那里被教皇犹金四世授以大教堂神职及俸禄。
在宗教音乐创作方面,迪费的作品数量比马肖要多出不少,而且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其中完整的弥撒曲总共9首——包括著名的《面色苍白弥撒曲》和《武士歌弥撒曲》,经文歌31首,交替圣歌15首,赞美诗27首,圣母颂歌3首,其它宗教作品45首,世俗作品87首,另有存疑作品59首。迪费的世俗作品形式主要是叙事歌、回旋诗、维勒莱,不过现在它们常常都被当作世俗尚松,例如著名的叙事歌《面色苍白》,在许多资料中又被称作尚松。
迪费的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已经从马肖的古代音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之相比显得更加优美悦耳,不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散发着光辉的。迪费在自己的音乐中引入了新的和谐的音响,体现了中世纪的暮色与文艺复兴的曙光的交替;这会让人不自觉地想到那一时期另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多那太罗(1386-1466),我见到一本艺术史的书中说,他的雕塑作品于理性中蕴含着强烈的冲动,激情奔流但又不失和谐,而这和谐又如凿刀般锋利。迪费的音乐与多那太罗的雕塑有着近乎相同的精神。
《面色苍白弥撒曲》,这是迪费最杰出的四声部弥撒曲,使用了他自己的叙事歌《面色苍白》作为整部弥撒曲的基础,即把叙事歌的固定声部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叙事歌的内容如下:
假如我的面色苍白,
唯一的缘由是爱情。
爱情令我如此痛苦
我明白它期待着见到
深深的海洋将我吞噬。
我追求的秀丽人儿不再清晰,
我已经一无所有。
这首叙事歌的曲调在弥撒曲中一再重复,将五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并起到统一整体的作用。除此之外,迪费在这首弥撒曲中还使用了比例法,使作为固定声部的叙事歌的定旋律,在几个乐章内或乐章的段落内,听起来速度是不同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表情。另外,这首弥撒曲还使用了木管乐器作为伴奏,古老的木管乐器的音响不仅起到衬托人声的作用,而且也使得作品整体更加丰满,更加富于光彩。
以听觉的角度,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地感到,《面色苍白弥撒曲》的风格在远离哥特时代,尽管哥特味道尚存,但是那种自然顺畅的旋律,却是哥特音乐中所缺少的。如果先听马肖的《圣母弥撒曲》,再来听迪费的这首弥撒曲,这一切就再明白不过了,不管怎样,二者相较,前者还是显得刻板了一些,雕琢得多了一些,后者则更具有自然的美感,和无法抑制的活力。说来有些不可思议,佛兰芒乐派第一代大师琼?德?奥克冈(Ockeghem,约1430-约1495)虽然生活在迪费之后的时代里,但是他的弥撒曲竟然缺少《面色苍白弥撒曲》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活跃感。
[attachmentid=24063]
在唱片方面,《面色苍白弥撒曲》的录音可能不算太好找到。H.吉莱斯伯格指挥维也纳室内合唱团与文艺复兴器乐演奏组录制的这一作品,尽管是六十年代的录音,但从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其合唱十分舒展和流畅,器乐伴奏与声乐之间的平衡也掌握得十分出色。A.普兰夏特指挥Capella Cordina录制的版本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他们在弥撒曲之前,首先演唱了叙事歌《面色苍白》,在弥撒曲之后,还录制了三首世俗作品,其中两首是回旋歌。
1474年,当迪费在康布雷去世时,佛兰芒乐派已经在奥克冈身上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这一乐派的第二代大师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spres,约1440-1521),也已经开始进入创作的成熟期。而这之前的一年,哥白尼(1473-1543)诞生,这之后一的年,米开朗基罗(1475-1564)诞生,在随后而来的时间里,“日心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思想上的革命,“圣?彼得大教堂”为这个世界带来了艺术上的革命。被敞开的心灵,和被开启的思想,就这样展开了自由的翅膀,尽管在今后的岁月里还将有许多挫折,但前进的脚步却是任何挫折所无法阻挡的。

马肖的圣母弥撒曲

法国人纪荛姆.德.马肖(Machaut cuillaume de 1300-1377)是必需提到的重要人物。马肖一生主要从事神职和外交工作,同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作曲家,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一生创造的作品有:19部单声部或复调的游吟歌,42首叙述曲(复调作品),22首复调回旋诗,33首单声部或复调的维勒莱,23首经文歌,四声部的"圣母弥撒曲"(Messe de Notre Dame)最为著名。这部作品是迄今为至人们发现的最早将弥撒曲中的5个固定部分(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同一作品中的先例。
这部作品传说是1364年为查里五世的加冕典礼而写的。在这作品与当时主要由二、三声部构成的其他合唱作品不同,它采用了4个声部的写法,使合唱音乐的和声更为丰满,这为后来的合唱音乐作品写作奠定了基础。在这部作品中,固定旋律仍取自格利高里圣咏,低音区的两个声部与高音区的两个声部距离拉得比较开,主要是五度和八度。和声空间扩大,使高低音声部间的对比更为明显,和声音响清晰、明净。整部作品为复调性的,但这种复调比中世纪早期的复调在结构上要复杂得多(有音乐史学家认为真正的复调音乐是从马肖开始的)。在旋律的写法上,则使用民间的世俗性曲调,围绕着定旋律进行装饰性自由发展,使旋律更富有人情味,音乐个性更为明显,生活气息更为浓厚,突破了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情感束缚。马肖认为:诗歌艺术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谁要是不动感情,他的作品和诗歌就是虚伪的"。马肖为了表达他的内心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尝试各种创造手法,在他的《圣母弥撒曲》的"信经"段落中,为了表示一种极度的悲剧性效果,他要求演唱者做突然的渐慢处理,这种处理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感情色彩过于浓厚,与当时宗教教议全然相悖,但这种音乐的处理方式对后来的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肖的这部作品从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新艺术"时期合唱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典型。这部作品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结构上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是研究西方早期合唱音乐的一部重要作品。
《圣母弥撒曲》是一部四声部的弥撒曲,《荣耀经》和《信经》用的是康都克图的风格,而《慈悲经》、《圣哉经》和《羔羊经》用的是等节奏风格。其中有许多感人的音乐段落,最突出的例子出自《信经》,在“圣灵在童贞女玛利亚身上怀胎,死后三天复活”的段落,音乐速度突然放慢,造成了强大的情绪转换。而这种处理,成为日后许多著名作曲家处理这段经文的传统,巴赫、贝多芬甚至斯特拉文斯基都曾这样处理过这段经文。

大弥撒曲(High Mass)

Era The Mass
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Era+The+Mass+&lm=-1

弥撒曲 慈悲经

弥撒曲
简介
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编辑本段]类别
弥撒祭曲活动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部分。普通弥撒所演唱的词与曲均固定不变,特别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不同。
[编辑本段]曲调
弥撒曲的歌唱部分由唱诗班担任,曲调最初用节奏自由的单声素歌[泛指欧洲中世纪(500-1450)无严格节拍的单声曲调,包括格里高利圣咏、安布罗西对咏、法国天主教圣咏(gallican chant)、莫萨拉布圣咏(mozarabic chant)等各种欧洲古代宗教歌曲及与此类似的世俗歌曲。语言部分由神职人员用特殊的“平音调”(monotone)朗诵。按照传统习惯全部用拉丁文(1960年后教会才准使用各民族语言的译本)。记谱沿用中世纪使用的四线纽姆谱。
用作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活动的曲调虽多,但常用曲调仅20余种。在一整套弥撒曲中,这些曲调仿照套曲曲式组织而成,并且只用一种调式。
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1、“慈悲经”(Kyrie);2、“荣耀经”(Gloria);3、“信经”(Credo);4、“圣哉经”(Sanctus);5、“羔羊经”(Agnus dei)。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Introitus)、“升阶经”(Graduale)、“阿莱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Communio)。
[编辑本段]大小弥撒曲(以及一些特殊叫法)
弥撒曲的类型很多,例如在参加弥撒活动的神职人员较多的普通弥撒中,音乐较为完整和精致的弥撒称为“大弥撒曲”(high mass)或“庄严弥撒曲”(missa solemnis),反之则称为“小弥撒曲”(missa lecta);以特殊目的的进行奉献的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奉献弥撒曲”(votive mass);在没有朗诵也不举行仪式而只有歌唱的弥撒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音乐会弥撒曲”(concert mass)。
[编辑本段]大人物笔下的弥撒曲
欧洲自13世纪以来,作曲家多为普通弥撒创作弥撒曲,但也有为属于特别弥撒曲的安魂弥撒活动创作的安魂弥撒曲。起初,作曲家仅谱写个别的段落,马肖为法皇查理五世加冕而作的《圣母院弥撒曲》(1350)是第一部完全由作曲家谱曲的四声部合唱作品。16世纪帕莱斯特里纳所作的《教皇马尔切利弥撒曲》(1567)则是无伴奏合唱高峰时期的典范之作。17世纪以来弥撒曲得到发展并加入器乐,和声也有新的尝试。例如J.S.巴赫所作的b小调弥撒曲,BWV232(1749)。其后德、奥作曲家在这方面有不少贡献,例如贝多芬所作庄严弥撒曲,Op.123 (1823);布鲁克纳所作弥撒曲,f小调(1871)等。近代作曲家例如柯达伊、斯特拉文斯基等,则以新的风格写下这一体裁的作品。
《安魂曲》
安魂曲归于弥撒曲一个分支,唱词基本与普通弥撒相同。不过与之不同的是省略了荣耀经(Gloria)与信经(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通常在音乐方面“安魂曲”一次被人习惯了,而在教会(唱诗班有时也是)称之为“追思曲”。这里尤其提一下莫扎特的《安魂曲》,在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但是这更像是莫扎特在为自己写的,因为当他写作完“Lacrimosa”(落泪之日)这一章后,自己就去世了。(可参见“莫扎特安魂曲”)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