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曲谱大全 >

导航导航

吉祥满人间曲谱_五台山梵呗歌谱—吉祥满人间

发布日期:2020-11-18 20:52:00编辑:音乐人

五台山金阁寺对联

上联:开天收天,早了此末后一着;
下联:说法舍法,普化那无边众生。
上联:看破世事难睁眼;
下联:阅尽人情暗点头.
上联:此去以穷千叠障;
下联:到来又隔一重山。
上联:一尘不染清净地;
下联:万善同归般若门。
金阁寺,位于台怀镇西南金阁岭上,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于唐大历5年(770),因“铸铜为瓦,涂金于上”,故名金阁寺。现寺院占地二万一千多平方米,共有各种建筑物一百六十多间,均为明、清时期遗物。布局规整、气势雄伟。

五台山的神话传说


五台山神话传说
1、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夏天到山顶,晚上睡觉都要开暖气,可以想象五台山整个的气候。进入五台山,就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
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
2、五台山的首寺——大孚灵鹫寺:东汉年间,白马驮经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按经索骥寻找到五台山,发现这里的地形与印度灵鹫山神似,就此认定五台山与佛祖有着不解之缘,于是五台山的首寺——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应运而生。
此后,五台佛寺一而十,十而百,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极盛时寺院达到300多座。如今的五台山,依然拥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
3、五台山——灯笼文殊:康熙当年到五台山寻找父亲,据说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在五台山时,走到了西台下面,就迷路了。后来文殊菩萨化了一座桥,一个老人提着灯笼,来接他。于是五台山就有了灯笼文殊。
4、五台山——带箭文殊:乾隆听说五台山僧人作风不良,想去亲自查看,到五台山,看到一个和尚在河里洗澡,旁边还有许多女人,乾隆一生气,一支箭射过去,和尚负箭跑了,乾隆追上去,到了菩萨顶上,僧人不见了,就看到文殊菩萨背后有一支箭。五台山就有了带箭文殊。
5、五台山——五爷庙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
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
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
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怒。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五台山是道教还是佛教


截止2019年1月,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珠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但有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
《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扩展资料
五台山佛教发展历史介绍: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齐史籍中大量出现。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
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是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台山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台山

五台山是什么教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佛教,本人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人呵呵。

五台山古今的变迁是什么

很多与五台山有关的古籍和志史中都有记载,五台山原来是修炼道教的人居住之地。
如《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
《六贴》云:“银宫金阙,紫府青都,皆是神仙所居。”
《大唐神州感通录》云:“代州东南,有五台山者,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势极崇峻。上有五台,其顶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其山极寒,南号清凉山,山下有清凉府。经中明说,文殊将五百仙人住清凉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灵踪遗窟,奄然在目,不徒设也。”
《括地志》云:“其山层盘秀峙,曲径萦纡,灵岳神溪,非薄俗可栖。止者,悉是栖禅之士,思玄之流。”等等。
直至西晋末年,五台山仍被人们看成仙都。如唐释慧祥《古清凉传》卷上云:“晋永嘉三年,雁门郡葰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
作为清凉圣地、紫府名山的五台山,异花芬馥,幽石莹洁,苍岩碧洞,瑞气萦绕,时令高人远访,贵族亲临,并且流传着不少与道教有关的传说。
据明代释镇澄著《清凉山志》卷四载《五髻仙人传》云:“汉明以前,声教未至,台山圣境,闻者尚希,况造者乎!当是时,五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迹罕通。其川原之处,皆黄冠所居。每望五峰之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皆以为神人之都。自古相传,有仙人者,发结五髻,衣挂三铢。或独一无侣,或群儿相逐,游行五顶间,望之俨然,近之则失。或出或入,人莫追寻。或云周时即在此山,或云莫穷其始。后来人迹渐繁,其出渐少。当时黄冠,目为素衣仙。及腾兰开山后,遂不复现。《三晋异记》云:‘无恤登常山,西瞻紫云之瑞,疑雁代间有王气。因猎于五台之阿,倏而云淡若水,见神人焉。衣素,容若金,俨若熙若。占之,蔬祭吉,遂罢猎而返。’后《宝藏经》至,乃知五髻童子,文殊化身也。”
又《清凉山志》卷二载,元魏永安二年,恒州刺史延庆因狩猎至东台之东北,仆夫四人追逐一只白鹿时,偶然看见一大宅高门,白鹿即窜进大门里。有一长者,须发皓然,柱杖而立,说白鹿是我家所有,你们为何随意乱追逐它。仆夫们说我们追不到鹿,又饥又困可怎么办。老翁于是指点他们去东边的枣林,那时枣子刚熟。仆夫四人在枣林里吃饱后,用行囊装了一包枣子给延庆吃。延庆觉此事颇奇怪,于是又循原路寻找,却再也找不到了。卷七载,唐朝孝子李思逊,山东人,他曾背负八十岁的老母亲游五台山。第二年,他母亲去世了,李思逊因非常思念自己的母亲,为报母恩一步一礼至五台山北台麓结庵修道。不久,有异人授灵药。他服食灵药后,辞别好友僧人道一,羽化而去。后人称其居室为仙人庵。又载唐景龙年间,代州人谢平,在五台山东台麓遇见一老叟,招他进入深谷之中。只见川原清畅,花木秀茂,茆茨石室,诸仙所居。谢平采薇而食,其味冲澹,了无茹退,血气优柔,不思嗜欲。谢平住了一段时间,开始想念亲人,于是采薇装了一包回家给母亲吃。当时他母亲快病死了,吃了之后不久病就好了。谢平在家住了三个月又回到仙人所居之处,人们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等等。
五台山仍存留着一些与道教传说有关的遗迹,这些遗迹让古往今来的游客们留下了不少感怀诗文。如大白塔南1公里处,有座高约百余米的梵仙山,山顶上坐落着一座现主要供奉胡仙的大仙庙。梵仙山上青松成林,鲜花烂漫,据《清凉山志》载,昔有五百仙人,在此饵菊成道。觉玄有诗怀之曰:“山头紫气日长浮,上有仙人汗漫游。饵菊换教风骨异,白云影里去悠悠。”[45]五台中的南台,亦名仙花山,唐代禅师普明曾于南台之北凿龛修行,著有诗《南台歌》曰:“南台之麓,仙人之居。春云霭霭,暮雨霏霏。卧于石罅,而坐神龟,杳然飞去,仙花披靡。”
镇澄诗曰:“西望龙泉锦绣开,紫云郁郁锁仙台。就中一片清凉地,劫火曾经几度来。”
觉玄咏北台仙人庵诗曰:“何年仙子此修行,服日餐霞道气清。袖拂天风骑鹤去,至今传说有庵名。”等等。
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中多姿多彩的道教文化现象,为这四座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名山增添了许多古雅的文化气息,也为宗教学、方志学、文学、史学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对促进佛教四大名山旅游事业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好处。[6]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