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曲谱大全 >

导航导航

历史曲谱_中国历史上谁发明了乐谱

发布日期:2020-11-04 07:08:00编辑:音乐人

中国简谱是谁发明的?

简谱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一、简谱现在广泛应用在我国的专业音乐工作与群众音乐中,因其简易,所以广泛流传。歌曲、民乐独奏,或合奏曲、戏曲唱段及其伴奏与中小学部分音乐教材都用的是简谱,它是音乐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二、18世纪4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在1743年以论文方式将Do、re、mi、fa、sol、la、Si 7个唱名配上了阿拉伯数字,并予以系统化,这就是简谱的发明与创造。
三、中国的简谱由日本传入。传入后经过不少音乐家的传播与发展,得到不断的完善。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

简谱是由谁发明的?

简谱是由谁发明的
数学记谱法也称简谱,是由7个阿拉伯数学构成的,它的发明人是法国的苏埃蒂道土。1665年,苏埃蒂写了一本书,名叫《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公布了他所发明的数字简谱,稍后又由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等加工完善,成为一种完整的记谱法。
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
18
世纪4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1712-1778年)在1743年以论文方式将Do、re、mi、fa、sol、la、Si
7个唱名配上了阿拉伯数字,并予以系统化,这就是简谱的发明与创造。19世纪初,法国的谢韦(1804年一1864年),他的夫人与妻兄厄美·巴黎,还有加林(1786年-
1821年),都相继致力于简谱的建立以及发展工作,人们称他们的成就为“谢氏谱制”与“加、巴、谢氏谱制”。
中国的简谱由日本传入。传入后经过不少音乐家的传播与发展,得到不断的完善。由于简谱传入中国,它逐步取代了文字谱——工尺谱

谁发明的乐谱?

在中世纪早期的教会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支配整个西洋音乐的发展开始,就是「葛丽果圣歌」(Cantus Gregorianus)。这是由罗马教宗葛丽果一世(Gregorius Magnus 590-604),经由不断的改革与增加并协助整理,最后普及到各地而得名。
   从这时期开始,「葛丽果圣歌」就随着基督教,逐渐发展到欧洲各地。「葛丽果圣歌」,它亦常被称为平歌或素歌(Cantus Planus, Plainchant),它是用单旋律作成的,既没有和声,也没有对位;没有小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的节拍;歌词是使用拉丁文;音阶是用教会音阶;记谱方式是使用纽姆记谱(Neumatic Notation)。
葛丽果圣歌的记谱方式,最初时并不使用乐谱,所有圣哥都凭口授流传,可是这种只凭记忆的传授,日久后难免会发生变化,所以必须设计一种用乐谱把曲调能够正确地记录下来。而为了这种需要,当时的天主教会音乐家们在九世纪时发明了「纽姆」(Neumes)乐谱。最早的纽姆乐谱还不能完全第纪录下旋律,只能表示歌词各音节大略的长度和抑扬。到了十世纪左右才发明四线谱,十一、十二世纪再发明能够表示音的长短符号,并逐渐成为今日五线谱的基础。 http://www1.tianyablog.com/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czren
我国早期的乐谱(如曹柔发明的“古琴减字谱”)。
  

乐谱是谁发明的?全球通用?

圭多达莱佐 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示音的大概趋向和高低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与其它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备着难以替代的优点:它的音高形象感强,容易区分高低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时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适用…… 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最早的乐谱是什么

中国在唐朝之前的乐谱都是直接用文字记载的文字谱,后来晚唐时的曹柔发明了减字谱,乐谱记载得以简化。目前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谱子,相传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它也是流传到今天惟一的一份文字谱,为唐朝手写卷,原件现存天日本东京博物馆。
理论上来说,乐谱是伴随乐器的产生而形成的,可是我们对古琴、笛子这些传统乐器的起源和创造者的认识到现在都还只限于一些无据可考的传说故事,很多发明动不动就会跟黄帝、炎帝扯上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其实不知道中国的一些传统乐器最早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探求最早的乐谱是什么,我以为是无法有准确答案的。
从另一方面思考,乐谱的作用是记录音乐内容,所以或许可以这样认为,流传下来的我们可知的乐曲,必定是有乐谱作为媒介的。现在我们知道的乐曲,比较早的有孔子的《龟山操》、《猗兰操》,师旷的《阳春白雪》,伯牙的《高山流水》、《水仙操》等等。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应该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用文字记载的乐谱了,所以最早的乐谱应该出现在此之前。
个人猜测:最早的乐谱应该出现在奴隶社会时期,随着奴隶主贵族们的享乐欣赏的需要而逐渐产生,最迟在商朝末期或者西周早期出现并成形,至于最早的乐谱记载的究竟是哪首曲子,我觉得就没必要追究了吧
注: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