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曲谱大全 >

导航导航

十八相送之三(黄梅戏)曲谱_求黄新德和马兰演唱的黄梅戏十八相送

发布日期:2020-10-29 21:28:00编辑:音乐人

黄梅戏马兰与黄新德主演过哪些剧目

演出的黄梅戏剧目:舞台剧《女驸马》、《龙女情》、《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梦》、《梁祝》、《秋千架》、《百花赠剑》,影视剧《龙女》、《严凤英》、《西厢记》、《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
演出或录制的众多老戏、小戏及新创曲目:《天仙配》、《牛郎织女》、《小辞店》、《打猪草》、《夫妻观灯》、《王小六打豆腐》、《戏牡丹》、《春香闹学》、《桃花扇》、《白蛇传》

求一些经典的黄梅戏MP3小段,像是韩再芬、马兰等人唱的,急需,谢了!邮箱 278457262@qq.com

已发送,和我一样喜欢黄梅戏的兄弟,请查收

求经典和最新黄梅戏打包下载 音频视频都要 越多越好 (马兰 吴琼 韩再芬 黄新德的都要) 先谢谢了

先用QQ邮箱发一些全剧mp3,包括锡剧、越剧、楚剧、豫剧、黄梅戏全剧。
QQ邮箱中还有一个TXT文档,给你发我网盘上的戏曲,包括锡剧、越剧、楚剧、豫剧、黄梅戏全剧和选段。
由于115网盘的管制,需要你接受我的邀请注册网盘,并加我为网盘好友,才能传给你。我在115网盘叫:第欧根尼,或者叫拉尔修,注册网盘并加我为好友后,我就可以给你分享权了。整出的 打包的全剧mp3和选段近近10G
大家最好用QQ邮箱,这样不会受限制,方便接收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黄梅戏的服装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延续,不过是唐宋明时期的为多。 较之京剧戏服,少了浓墨重彩、华丽妖冶,多了清雅秀丽、自然隽永,自成一段风流。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风神俊秀,清俊佳绝;
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不同于其他剧类力求色彩艳丽旖旎,黄梅戏更像一汪氤氲山岚,缭绕缠绵、缱绻万千,于清秀淡雅中慢慢渗透出万紫千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梅戏

马兰的主要成就

1981年12月初:赴港演出《女驸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出席会议。1982年:排《龙女情》。1982年开拍的《西游记》:在剧中扮演唐僧的母亲、丞相的女儿殷温娇。1983年元旦:《龙女情》于合肥上演,后在河南郑州、洛阳等十个地市和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先后公演六十余场。1984年2月底:电影《龙女》杀青。1984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1984年11月15日-1985年1月12日: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风尘女画家》参加演出,获剧本二等奖,演出一等奖。1985年:马兰获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第一名,经全国广大听众投票选出(按得票多少为序):马兰,陈小芳,黄新德,吴琼,韩再芬,潘启才,刘红,丁同,江丽娜,刘广慧。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4月:《无事生非》在上海演出(莎士比亚戏剧节)。1986年9月1日-9月12日:《无事生非》在首都人民剧场上演。1986年9月12日晚:《无事生非》在中南海演出。1986年10月13日晚9点30分:《无事生非》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伊丽莎白会见)(演出前,马兰作为演员代表参加了李先念主席为欢迎女王举行的国宴)。1987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戏曲梅花奖(主演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1988年3月11日:马兰主演的电视剧《严凤英》于中央台播出。1988年春节: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于中央台播出,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1988年5月:马兰、黄新德出访西德。198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88年: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1988年:拍摄《劈棺惊梦》。1989年:《罗帕记》全国首届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 十佳之首 (近千名黄梅戏青年演员参加初赛,126名演员进入复赛,46名演员进入决赛,通过四场决赛精选出“最佳演员”10名,“优优演员”32名,“优优新苗”4名)。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10月出席受奖大会。1990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获全国第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全国第五届戏曲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 ,全国第三届“乌金奖”特等奖。1991年4月:《红楼梦》整体构思。1991年6月6日:《红楼梦》初稿写成,后经修改,7月23日起进入120余天的创作主攻阶段 (演员边到街头赈灾边排戏)。1991年8月2日:马兰、黄新德赴京赈灾义演。1991年11月24日晚:《红楼梦》在合肥长江剧院演出,后赴南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市区演出八十余场(统计截止到1992年)。1992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1992年3月:《红楼梦》进 中南海怀仁堂 演出两场(当时还不曾有戏被邀连演两场) 《红楼梦》获1991年度“五个一工程”奖,马兰获“文华奖”,“白玉兰”奖。1992年4月:《红楼梦》因故停演10个月。1993年10月:《红楼梦》赴香港演出。1993年-1994年:《梁祝》第四、六两场在香港、澳门、深圳演出,第三场在中央电视台1994年戏曲春节晚会中播出,《梁祝》全剧在合肥、新加坡、台湾演出。1997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表演《女驸马》选段《状元府》。并与白燕升共同主持央视春节戏曲晚会。1999年1月18日:黄梅音乐剧《秋千架》在安徽剧院上演。1999年6月8日开始:黄梅戏《秋千架》在北京长安大戏院 演出六场,后急加两场 (马兰下榻国际饭店)。1999年7月10日:《秋千架》在淄博剧院演出。1999年:马兰赴美国演出。2000年:马兰赴台湾演出《红楼梦》、《秋千架》。2000年12月:与吴凤花合作表演黄梅戏.越剧《十八相送》(央视录制)。2002年6月9日9点30分:录制央视《艺术人生》 (入住梅地亚中心)。2002年9月:与白燕升在福州一起主持央视戏曲频道中秋戏曲晚会。2002年1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安徽慰问演出。2003年9月:参加陕西卫视晚会,演唱《乡音已改》。2005年2月: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守岁大观园》。2005年3月:在湖南卫视杨谰《天下女人》做嘉宾。2005年3月:在江苏卫视《女人百分百》录制专辑。2005年11月: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曲名家演唱会,演唱《如此红尘》。2006年2月:在河南卫视《梨园春》当评委。2006年6月:在湖北担任“八艺节”剧目评选评委。2006年9月:在凤凰卫视录制节目,《锵锵三人行》之《中秋节里话习俗》。2006年10月:第二次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曲名家演唱会,演唱《女驸马》。2007年:荣获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并于2008年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领奖。2007年6月:参加走进余姚-戏苑百家演出。2007年12月:录制《戏苑百家·情归何处·马兰》访谈节目。2008年1月:和白燕升在合肥主持吴琼演唱会(暨五朵金花回家)。2008年3月:上海参加《非常有戏》。2008年4月:《戏苑百家·情归何处·马兰》访谈节目播出。2008年12月12日-15日音乐剧《长河》在上海演出。2008年:参加录制《文化主题夜》《陈蓉博客》《长河排练记录》《鲁豫有约》等节目。2009年春:主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音乐剧专业在全国各地的招生工作。2009年5月:戏苑百家----长河漫漫·马兰访谈节目播出。2009年9月:应邀担任“越女争锋”决赛评委。2009年9月:参加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观看黄梅戏《李四光》。2009年12月10日:上海财经大学甲申讲坛第六期暨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家话六十年之中国系列讲座开讲,马兰老师应邀作了题为“黄梅戏艺术印象与人生”的讲座。2010年1月29日:赴北京参加2010“寻找邓丽君传人” 暨“纪念邓丽君大型音乐会”。同时参加的还有金铁霖、王立平、吴雁泽、李双江、朱逢博、刘秉义、薛伟、莫华伦、张亚东、小柯、梦鸽、韩红、蔡国庆等艺界名流。2010年4月7日:参加第2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和尚长荣宣读“最佳主角奖”,并与白燕升共同演唱黄梅戏《风尘女画家》选段《海滩别》。2010年8月14日:赴上海参加越剧名家何赛飞新专辑签售仪式。同时参加的还有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等。2010年8月16日:农历七夕,赴河南参加《梨园春》第600期特别节目,与白燕升对唱黄梅戏经典唱段《海滩别》。2010年11月21日:参加梨园春612期-第7届兰花奖颁奖晚会-兰花赋,和阎肃颁奖。2011年2月13日:在北京BTV参加《八大剧种名家名段演唱会》,唱女驸马,及与白燕升对唱黄梅戏经典唱段《海滩别》。2011年2月:在武汉的湖北剧院,与白燕升一起观看杨俊的新戏《妹娃要过河》。2011年8月23日:由“刘诗昆孙颖缔造非凡会所”主办的“幽默的高品质生活”征文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由刘诗昆亲自主持,马兰到场参加。2012年1月19日:马兰在贵州参加贵州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根深叶茂贵州情”,演唱女驸马和黄梅调远山含笑。2012年2月21日,以黄梅戏名角马兰名字命名的“马兰戏剧工作室”,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成立。 马兰演出的黄梅戏剧目:舞台剧《女驸马》、《龙女情》、《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梦》、《梁祝》、《秋千架》、《百花赠剑》,影视剧《龙女》、《严凤英》、《西厢记》、《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马兰演出或录制的众多老戏、小戏及新创曲目:《天仙配》、《牛郎织女》、《小辞店》、《打猪草》、《夫妻观灯》、《王小六打豆腐》、《戏牡丹》、《春香闹学》、《桃花扇》、《白蛇传》、《苏词新曲》等等。 迎风怒放傲黄梅历久奇葩永纯香委婉飘逸如行云清新悠扬似流水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里,马兰凭借她的综合素质使黄梅戏变得典雅、大气。她的舞台呈现,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结合得恰到好处,并且黄梅戏本身所固有的清新质朴、天然可爱的特点依然还在,于是,与时俱进的黄梅戏拥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和更多层次的观众。无论是《女驸马》、《小辞店》这样的老戏,还是《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这样的新编剧,统统都打上了“马兰特质”。马兰在舞台上的存在感是极强的,她就是戏中魂。她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对人物的刻画,不仅丝丝入扣、细腻传神,而且一直自然地诠释着典雅大气。马兰音域宽,唱法灵巧多变,唱腔朴实清丽,动之以情,不尚华丽与雕琢,自然洒脱圆润。因而马兰戏路广,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成功角色,这些角色若失去其所蕴含的“马兰特质”,将黯然失色。她的唱腔纯朴,洒脱,不事雕琢,有种返璞归真的朴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细腻传神,有种玲珑剔透的灵性。看马兰的黄梅戏如同欣赏一幅气韵流动的书法作品,单看局部,或巧或拙,不尽相同;感受全局,浓淡疏密,和谐统一。可以说,马兰的黄梅戏达到了一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超越的高点。戏曲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个性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有生命力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因为打上了艺术家个性的“烙印”而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是别人不能复制的。马兰的唱、念、做、舞颇具大家风范,其表演突出了马兰纯正、朴实、大气、幽远的个性----马兰特质。马兰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马兰是继严凤英之后的又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马兰的艺术永恒! 纵观马兰的表演艺术历程,除了人们常常赞誉的扮相俊美,唱腔甜润以外,呈现着两个鲜明的外在特点:其一,她主演的剧目不太多,却演一个成功一个,不是以多取胜,而是以精见长。如果说《女驸马》有严凤英的表演可以模仿,借鉴,那么《龙女情》,《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秋千架》中的海云花,张玉良,李碧翠,贾宝玉,楚云等形象却无可依傍,完全是马兰的独创,而且创造得十分成功,使的观众对这些本来陌生的剧目由熟悉到钟爱,成为新时期黄梅戏的剧目精品。这既是马兰表演艺术的成就,也构成了她的表演艺术的一个外在特征。其二,马兰的表演艺术又呈现着从成熟到独创的跳跃性发展轨迹。《龙女情》中的海云花美丽,善良而多情,性格还比较简单,传统因素较多,马兰在这个人物身上既体现唱,念功夫,同时也注意到用细节动作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如“洞房”一场中偷揭盖巾窥视姜文玉以及含情脉脉而又担心疑惧的眼神运用,都表明马兰在主演此剧时艺术上的成熟。而从《风尘女画家》开始,她扮演的人物或生活经历跨度大,或性格复杂,并且没有可以参照借鉴的对象,完全靠自己的创造。可喜的是马兰在这些角色面前,没有退却,而是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成功地塑造了人物。从《风尘女画家》到《红楼梦》,她的创造力一现再现,她的表演艺术也伴随着新的剧目,新的人物迈上更高的台阶,不仅再现了剧作家创造的人物形象,甚至还丰富和弥补了文学形象。《风尘女画家》对张玉良的刻画,从她少女时代沦落风尘起笔,到她事业成就客老巴黎落笔,不惟时间跨度长,而且写出了她在事业与爱情,个性的伸张与封建观念的压抑多种矛盾交织中的忧愁,苦闷,抗争的多重情感。《无事生非》本就从个性化塑造的圣手莎士比亚笔下移植改编而来,剧中的李碧翠(即原作中贝特丽丝)既善良,又乐观,她的心中蕴藏着火一样的热情,外在的特征却是泼辣,锋利,令人不可亲近。《遥指杏花村》中的红杏同样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敢爱敢恨,敢笑敢怒,又柔情似水。《红楼梦》是被鲁迅称为打破了以往小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经典小说,贾宝玉正是其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与林黛玉相处,始则带着儿童的天真,继则朦胧滋生爱心,最后彻心透骨的把爱情交给了林妹妹。而在爱的过程中,又夹杂着对封建家庭的叛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诸种思想,情感。这些人物形象,在严风英的时代尚未出现,而马兰却必须在舞台上再现出来。她捕捉人物性格中不同色调的火花,扣紧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瞬间流程,并用唱腔和表演动作将它们传达给观众。《风尘女画家》中,她怀抱琵琶,双眉低垂,步履拘谨的出场,一个被受社会欺凌,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少女形象立即深植与观众的脑海之中,拂之南去。随着张玉良生活经历的不断延伸,马兰紧紧把握着人物性格基调,悲时催人泪下,喜时也能让人感觉到悲的阴影。无事生非中,她把李碧翠性格的三个层次表演的清晰而生动:与白力荻和其他人物的争辩,唇枪舌剑,如针如刺,机智泼辣,痛快淋漓;落入情网之后,则缠绵缱绻,不能自拔,虽然还犀利,还机智,却已经温柔几分;在妹妹海萝暗算,爱情出现危机时,马兰又将其机智,善良的性格充分展现出来,在海萝“假死”的真戏假做中,她十分恰当地把握这表演的分寸,把戏演的妙趣横生。在《遥指杏花村》和《红楼梦》中,马兰也实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和复杂性的基础上,发挥唱念优势,将人物演得大喜大悲,出神入化,赢得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除了舞台表演,马兰在影视艺术的天地中也慎重的进行着艺术创作。马兰的舞台表演与走上银幕相隔时间并不长,她主演的第二部戏《龙女情》在舞台演出不久,即被搬上银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电视逐渐普及,相当多的演员,纷纷离开舞台,在电视剧中一显身手。马兰拍摄《龙女》于前,如果全力走影视这条路,或许对她个人的成名更为有利,然而她依然像对待舞台剧目一样,有自己的眼光,显示了慎重态度。她演的电视剧同样不多,仅《西厢记》《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严凤英》四部作品,部部精品。在《严凤英》一剧中,为了塑造好角色,她反复揣摩银幕上的严凤英形象,大量阅读有关严凤英的文章和资料,为艺术创造作了充足的准备。她像严风英一样,以对艺术的执著精神和对人物的挚爱之情去演严风英,将自己的艺术悟性,理性认识和黄梅戏舞台表演的功底融注在严凤英形象塑造中,把严凤英在旧社会的悲,在新社会的喜以及遭受迫害含冤之死前的痛苦心灵演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潸然泪下。《严凤英》将马兰与严风英的名字紧连在一起,人们在剧中所看到的,除了严凤英这位杰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一生坎坷辉煌的历程外,也看到了作为新一代表演艺术家马兰的表演才能和艺术风采。在表演艺术理论中,有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之分。本色演员运用本人的容貌体态气质个性创造角色,而性格演员能对自己所创作的每一个角色按人物性格作各不相似的形象创造,人物形象中没有演员自己的气质因素。马兰的早期表演,本色意味明显,无论是冯素珍还是海云花,都是古代女性,与马兰恬静的性格相吻合,她自己的个星气质与角色形象之间差距不大。但从张玉良到贾宝玉,每个人物与她的个性气质都相距深远,或悲或喜,或柔或刚,要表现好这些人物,对于性格偏于恬静而且缺少生活经历的马兰难而又难。然而,马兰非但没有退却,反而因此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情,李碧翠、红杏、贾宝玉,这些人物的性格难度一个比一个大,而马兰演来一个比一个出色,她不仅再现了剧作家创造的人物形象,甚至还丰富和弥补了文学形象。这种创作中的反差既表明马兰戏路子宽,更显示了她身上所蕴藏的艺术潜力。从《风尘女画家》开始,马兰的表演由本色化向性格化的高一级台阶不断腾跃,并终于步入表演艺术的佳境,她已足以代表二度辉煌的黄梅戏女演员的最佳表演水平,反之,她的出色表演也构成了黄梅戏二度辉煌的一束绚丽的光彩。 马兰,为什么你在舞台上这么亮?!马兰,她是用自己的人生积累和全部的生命能量,来展现剧中人物的光彩,她在台上,就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亮度。——曹禺马兰,1962年出生于安徽太湖,祖籍安徽寿县。1980年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选拔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主演过《龙女》(舞台及电影)《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秋千架》等新剧目;在电视剧《严凤英》中饰演严凤英,主演过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等,获得过“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金鹰奖”“飞天奖”及美国“金猴奖”等表演奖的女主角奖。她是继严凤英之后黄梅戏中最杰出的旦角演员。——金芝、杨庆生《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黄梅戏》人们常以《红楼梦》《无事生非》作为代表作,以马兰与黄新德作为代表人物,把20世纪80年代概括为黄梅戏的第二个黄金时段,或曰“梅开二度”。但50年代时,是在戏曲整个涨潮声中崛起,这次则是自80年代初就显露出所谓“戏曲危机”,出现“夕阳论”、|“消亡论”、“美死论”的日益严峻的落潮声中显现的“惟见黄梅俏”。——金芝、杨庆生《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黄梅戏》红线女写过一篇黄梅戏《红楼梦》的“学习手记”,题为《成功的闯关与改革》,以敏锐的审美感觉和生动的笔墨,描述了这出戏独有的艺术魅力,对于马兰则深加赞扬,称之为严凤英之后“出色的艺术火炬接力递送者”。——粤剧大师红线女台湾人把黄梅戏叫“黄梅调”,自从马兰在台湾演出后,台湾人就更加喜欢黄梅戏了,所以说是她最先架起两岸戏剧沟通的桥梁,马兰在台湾家喻户晓,家家哼唱黄梅调!——白先勇当然首推马兰和黄新德了,他们配合默契,表演到位,唱腔的韵味浓郁,声情并茂,又是一对黄金搭档,多好啊!马兰是非常有才华的演员,形象好,形体漂亮,表演深入浅出,在表现人物方面更是有独到之处。——时白林我必须承认,马兰是个非常优秀的、非常有品位的艺术家,她的素质,她的气质,包括她的演出的这个水准,我觉得恐怕不是什么人都能取代和超越的。——黄新德马兰在香港成功演出《女驸马》回来以后,在实战中,在磨练中,她一天天成熟起来,演唱方面的进步非常明显,在台上更有信心。可以说马兰的潜质和聪慧得到了完全的开启和充分的释放,仿佛过了冬眠期突然苏醒过来!她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汗水也得到了回报,她最终站在了当代黄梅戏艺术的巅峰,这也是顺理成章的。——黄新德《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梨园记忆》马兰天生丽质,风度翩翩,如空谷幽兰,品位一流,是黄梅戏梅开二度的代表人物。尽管她已经离开舞台多年,但在观众心目中、在艺术圈内,她的声望犹在,她至今是黄梅戏界一座无法替代、难以逾越的高峰。甚至随着岁月流逝,她的作品、她的为人,更加散发出浓郁的清香......——黄新德《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梨园记忆》这部书中,另一处篇幅较大的章节是记述新德先生与马兰女士的合作过程。他与马兰搭档多年,每每搭档一个戏,都要相互切磋艺术上的长短优劣,都要相互砥砺表演上的成败得失。正是这种文化层面上的磨合与配合,使他们互补并进,默契有加,相得益彰,携手托起黄梅戏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黄新德《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梨园记忆》之唐跃《梅花二弄声入云》(序)此次来深参演的马兰是刘云程心目中最出色的黄梅戏艺术家,可以说还没有人能超过她在黄梅戏表演上的成就。尤其是马兰演唱的《红楼梦》,更是黄梅戏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目。——《徽州女人》编剧刘云程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她(马兰)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了。我们也很崇敬她,看着她一出戏一出戏展示给大家,我是非常喜欢她,我就觉得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她在塑造人物的功力上非常深厚,不是一味的展示我们传统艺术的那种形式的东西,程式化的东西。——袁慧琴马兰的艺术魅力来自特有的、和谐的“诗意”,看她的演出,好象在读着一首首不尽相同但又风格统一的诗。——剧作家金芝古人唱曲兼唱情,今人唱曲只唱声。马兰,她不是只唱声,也不只是兼唱情,她是有了今天表演的新的高度,她是产生了真正的人物心理形体动作,她是以贾宝玉的立场在那儿想,在那儿倾诉,她就惊心动魄地唱出了那种境界。——黄梅戏《红楼梦》导演马科形象地说,马兰和她的黄梅戏已经走在了这个剧种的最前头,产生的影响一度超越了剧种本身。我认为马兰是当代黄梅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某种程度上她甚至超越了严凤英。如果她不是我敬重的艺术家,如果不是艺术上可交流可过心的朋友,我不会如此在意一个人的去留。古人讲: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白燕升五朵金花排名第一的,理所当然是马兰,第一确定了,其她也就无所谓前后了。马兰那种特有的大气与高贵是其她人不具备的。——吴琼她这种与生俱来的魅力不仅表现在艺术上还表现在做人上。我欣赏她独特的气质,圈中那些人云亦云和风吹易摆的事与她毫不沾边。——杨俊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