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网 > 曲谱大全 >

导航导航

佛教曲谱真迹_已故佛教会长赵朴初《知恩报恩》这幅字真迹多少钱

发布日期:2020-10-12 07:28:00编辑:音乐人

看了那么多书法《心经》,你知道如何鉴赏嘛

素有书法故乡之称的古城西安,在古刹大兴善寺院内落成的大型《心经》书法碑刻,近日正式揭幕与广大观众见面。据悉,此次落成的巨幅《心经》碑刻由书法家杜中信书写,碑刻长40米、高8米,沉雄古朴,磅礴大气,可谓海内外最大书法《心经》碑刻。
据《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文记载,作为密教祖庭的大兴善寺曾经拥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法宝——刻有《心经》的石壁。后经岁月销蚀,不复存在。《心经》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古今书家无不沐手。
著名书法家杜中信先生为什么要书写《心经》,他在倡导一种怎样的书法风尚?从古至今,为什么抄写《心经》的风靡经久不衰,并在当代书坛愈来愈热?在中国历史上,又留下了哪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心经》书法作品?我们又该怎样欣赏和洞悉其中的奥妙和书法之美?本期,我们特邀著名书法家杜中信先生,带您一起感悟《心经》之美——
2010年,当代著名书法家、长安大学书法教授杜中信举办书展,其中一幅《心经》巨型魏体楷书书法作品,一个字一平方米大,共二百六十个字,十分罕见。展览一结束,大兴善寺法师宽旭便积极联系并主导重建《心经》石壁。该碑由慈善家资助,釆用福建花岗岩石,将原字略缩小,使用20公斤黄金贴金,历经三年完成。如今矗立于观众面前的《心经》碑刻,长40米,高8米,宽阔壮观,气势震撼,熠熠生辉,豪放大美,为丝路起点的西安又增一大景观。
为什么抄写《心经》
一笔一画,就是开启智慧的过程
为什么要书写《心经》,谈起这个话题,杜老兴致勃勃。
杜老介绍,历史上,中国书法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人写经,其实就是用书法写成经文。诸如,敦煌出土的大量的写经藏品,以及龙门石窟诸多的佛教造像记,包括其中著名的龙门十九品,都是中国书法经典的范本。从客观研究来看,佛教与书法的紧密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当代书坛去重视和研究。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古代,书法与佛教的紧密关系远远超过了道教等其他宗教信仰,佛教中有一大批人在音乐、绘画、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而这些成就,往往是通过书写来完成。这从书法角度来说,无疑是一批珍贵的文化宝藏。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但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六百部《大般若经》之精要。本经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的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玄奘大师译本仅260字,译文精美流畅。《心经》非常殊胜,据说经常念诵、抄写可以积集非常大的功德!故历史上书法大家书写《心经》无不如醉如痴,墨迹传世颇多,如:王羲之、张旭、欧阳询、赵孟頫、吴镇、苏轼、董其昌、文征明、邓石如、刘墉、傅山、康熙、乾隆、吴昌硕、弘一法师……可谓楷行隶篆草,洋洋洒洒。一人一风、一家一貌、一体一格,令人叹为观止。
佛家一直把抄经看作一种修行,认为抄经可以净身心,增福慧,消业障。抄经就是用心、修心、养心,抄经就是与佛心心相印。所以,《心经》作为佛经中最短的一部经典,在历代抄经风潮中最受青睐。上至帝王,下至文人,乃至黎民,均喜净手虔书,从而在书法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艺术瑰宝。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容易变得浮躁,而抄写《心经》则是一种收摄心神的好方法,一笔一画中,就是与智者对话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开启智慧的过程。
陕西是碑林所在地,全国名碑最多。中国唐代的碑刻,历史上诸多著名书法家的碑刻,都集中在陕西碑林。而唐楷演变的重要时期,几乎都在陕西。颜真卿的颜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柳宗权的玄密塔碑等都在碑林。“在我看来,我们这些做书法的人,就应该为陕西做些贡献。2010年,我办了人生最大一次个展,当时书坛因为种种原因,蔓延着一种热衷书写越怪越好的浮躁风气。为抵制这些,我精心构思并书写了这幅巨幅的魏体楷书作品《心经》,一个字约一平方米大小,整幅作品气势磅礴,雄强大气,古朴遒劲。用这种端正、典雅、古朴磅礴的楷书来对比这种风气,以给人启迪,探讨‘三秦书风’的内涵,想提倡中国书法作品中那种古朴博大,庄重雄浑,气势磅礴之美。”杜老说。
杜老介绍:“我是主攻魏碑的书法家,当时,我结合魏碑的风格尝试写楷书,从而进行一次书法实践的融合、探讨,我对待此次创作非常认真。”很多人观展后,直呼过瘾和震撼,这对当代书坛无疑是一个正向引导。当时,著名书法家吴三大看展后直说“震撼”,说这样气势磅礴的《心经》楷书作品,在当代书坛太罕见了,对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大的震撼。杜老说:“这个书法作品出现以后,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积极联系我,主导在该寺院重建此碑。因为据考证,作为密教祖庭的大兴善寺曾经拥有一面刻有《心经》的石壁,当时十分有名,但后来经过岁月销蚀,不复存在。我觉得,这对弘扬佛教文化展示中国书法魅力,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所以积极支持,才有了现在这个《心经》石壁的出现。”
《心经》书法之美 含蓄有味
历史经典之作 仍是当今典范
作为学者型的书法大家,杜中信强调,此次书写《心经》,还因为他受到了历史上诸多经典《心经》作品的启迪。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书法史上留下来一篇篇经典的《心经》书法作品,其书法之美仍是当今书坛学习的典范。
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晋王羲之的《心经》,也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抄写《心经》需沐手焚香,明窗净几;心静如水,神居灵台;全神贯注,点画见性。而通常以端庄典雅的正楷书写,是合道的。传王羲之所书《心经》,是怀仁集成。书帖字体结构端秀,逼似书圣真迹,晋人的书法以韵取胜,是在不激不厉中达到一种平和自然、含蓄有味的审美境界。从此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看出,似是有一种若不经意、平静细致的美,它排斥了一切剑拔弩张、锋芒毕露的表现,也不取奇诡豪放之美。
这正是王羲之经长期精研达到浑然天成的书法美,顺从自然、委运任化的审美倾向,一直影响至今。如此委婉含蓄、质朴自然的书风,正好用来抄《心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主张恢复传统,“专从古人为法”,一生效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虽没有很明显的独创的东西,但以其秀媚的书风而显示深厚的功夫。看赵孟頫所书《心经》,线条细劲,如春蚕吐丝,自在流畅,以神传神。
唐欧阳询的《心经》,也是《心经》书法中的经典范本。欧阳询楷书严谨,笔力险峻,世所无匹,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此《心经》小楷别具趣味。细品此帖,有卧听清泉的高士之风。而唐张旭的草书《心经》号称“最写意的心经”。“草圣”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珍藏。他的《心经》,虽然难辨写的是什么,自由放纵,却又法度森严,恢宏大度之间飘舞着惊艳的灵动,堪称鬼神之作。
元赵孟頫的行书《心经》可谓别具一格,赵孟頫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南宋以来,书画失去了北宋的生动神韵,赵孟頫书画上提倡“贵有古意”,以振兴颓势。书法上,他从魏晋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了一种貌似古人的新书风。赵孟頫用行书写《心经》,在写经史上也算是一个创例了。
明文征明的《心经》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他的书法少有火气,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明代傅山的《心经》结字、用笔,意趣皆高古醇厚,可视之为成功实践了毋巧得拙、毋媚得丑、毋轻滑得支离、毋安排得真率理想的一件精彩之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皇帝乾隆每年春节都例行抄写《心经》一册,这是皇帝在春节期间为老百姓发表新年贺词的方式。到了近现代,弘一法师的《心经》可谓经典之作。弘一原名李叔同(1880-1842),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心经,须以心写,弘一法师是然。
另外,溥儒《心经》也是珍品之作。溥儒字心畲,道光帝曾孙,为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溥儒笃信佛教,侍规至孝,此卷《心经》是为其母刺血而书,清正端庄,是稀世珍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怎样信佛教?

  朋友你好,以下是我对佛教的一点认识,希望能帮助到你。
  首先、要认识佛教是教育而非迷信,是师道而非宗教。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世尊四十九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知道一切众生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他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 佛教的目标 佛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解脱轮回之苦!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全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苦恼,是从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生活环境真相里面产生的。因为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天天在打妄想,想法、看法全都错了,於是所作所为也就跟着错。思想是人行为的指导,想错了一定就做错了,做错了那当然就带来苦难的结果。佛教指导我们要想达到离苦得乐,一定要做到破迷开悟,真正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问题才能够彻底解决。
  其次,要清楚学佛的方法,修行的方法
  1:亲近明师 明师,是真正明白修学次第和修学内容,有真正修行悟道的老师。
  2:皈依三宝 皈依不是皈依哪一位老师,而是皈依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宝觉,正,净 。过去我们迷惑颠倒,邪知邪见,身心污染。皈依就是我们从迷回头,依靠觉悟,从错误的知见回头,依知正见,从一切污染回头,依清净心,这是学佛的基本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要理性,不感情用事,这叫真皈依!皈依了,才能突破分别,执著,等开悟了,才有能力辨别真妄,是非,邪正。
  修行的方法,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
  总之,我们想在这一生短短期间当中,得到最殊胜的成就,必须一门深入。那么先学《了凡四训》,《感应篇》,再学《地藏菩萨本愿经》,《无量寿经》。念佛法门简单、容易,义理却十分幽深,为一切诸佛所赞叹。专心念佛,终成正果!

书法艺术的主要哲学精神是哪一个是道家还是佛家

道家的。书法是中国的艺术,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家是外传的,是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可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咱们国家的佛教属于北传佛教,像泰国的佛教是南传佛教,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的佛教跟泰国的佛教不一样的原因。中国的佛教传入时间大概是唐朝,书法的出现时间大概是秦朝统一文字时期。

中国佛教协会有一位姓赵的书法家吗

过去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家赵朴初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安徽省太湖县人,中国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此外还担任著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及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赵朴初的诗词、书法是闻名遐尔,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诗词促进了书法、书法也需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赵朴初来讲他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学文化是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
在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僧和名居士书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于领袖地位唯独赵朴初先生。他的诗词和佛教文化知识,促进了他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在现代史是一位有造诣的书法家。研究赵朴初的书法与佛教文化和他的诗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书法家,也是佛学家、诗人。他忠实地把佛学精粹融化到自己的书法艺术中,他的书法作品在佛门的翰墨史上“功德无量”,永世飘香。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讯

推荐专题

儿童歌曲大全 儿童故事大全 卡农钢琴曲谱 天空之城钢琴曲谱 梦中的婚礼钢琴曲谱 梁祝》钢琴曲谱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谱 彩云追月钢琴曲谱 康定情歌钢琴曲谱 水边的阿狄丽娜钢琴曲谱 渔舟唱晚古筝曲谱 云水禅心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 浏阳河古筝曲谱 南泥湾古筝曲谱 梅花三弄古筝曲谱 笑傲江湖古筝曲谱 青花瓷古筝曲谱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曲谱 婚誓葫芦丝曲谱 荷塘月色葫芦丝曲谱 映山红葫芦丝简谱 军港之夜葫芦丝简谱 青花瓷葫芦丝简谱 蝴蝶泉边葫芦丝曲谱 美丽的神话葫芦丝曲谱 致爱丽丝电子琴谱 小苹果 电子琴谱 天空之城 电子琴谱 婚礼进行曲 电子琴谱 茉莉花 电子琴谱 红河谷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