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调弥撒曲谱_巴赫创作乐曲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08-27 16:27:00编辑:音乐人
巴赫的小故事
“巴赫”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可是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1685 - 1750)的成就和影响,正像贝多芬所说的:“像大海一样的巨大和深远。”巴赫家族中几代人都是宫廷乐师,但从巴赫的曾祖父起又都是地位卑微、靠音乐谋生的贫民阶层。由于家庭贫困,巴赫无法得到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只能靠自己刻苦学习。
小巴赫为了得到他哥哥保存的一叠名家乐谱,前后花去六个月时间,在家人睡熟后,伏在窗前桌案上,整夜抄谱。谁知被哥哥发现,竟粗暴地把它全部烧掉。小巴赫难过地哭了几天,但他并不灰心丧气。不久,离家独自到汉堡附近一个市镇,向一位有名的风琴师求教。这位风琴师把许多珍贵的乐谱长期借给他使用,后来,巴赫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风琴演奏家。
由于当时的音乐家只能附属于宫廷或教堂,这就使巴赫面临终生只能处于困难的境遇和屈辱的地位,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创作意志。他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第16世纪以来复调音乐之大成,创作的几百部作品虽然很多是宗教音乐,却又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进行了大胆革新,对欧洲的古典音乐和后世音乐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称为“音乐之父”。
音乐家巴赫的故事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nbsp;国图林根省的爱森那赫市。这里是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nbsp;路德的故乡,又曾是十六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托马斯·闵采尔nbsp;领导农民起义的中心。生活在这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nbsp;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nbsp;回响”几个字。nbsp;巴赫出身于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他的高祖面包师nbsp;菲特·巴赫就是个音乐迷,甚至在他去磨房磨面的时候,也nbsp;带着他心爱的齐特拉琴(一种在德奥流行的弹拨乐器)。他nbsp;的曾祖约翰内斯(约1580—1626)是远近闻名的乐师。约翰nbsp;内斯的长子约翰(1604—1673)是巴赫家族的第一位作曲家,nbsp;现在还存有其三首作品,栩栩如生地反映了三十年战争时期nbsp;的社会风貌;次子塔利斯朵夫(1613—1661)是巴赫的祖父,nbsp;也是个乐师;三子海因利希也是个著名的音乐家。巴赫的父nbsp;亲是爱森那赫市的小提琴家。到巴赫已是第五代了。巴赫的nbsp;儿子们也都是著名的音乐家。二百年来,巴赫家族先后出现nbsp;了五十多位音乐家,以至于巴赫的姓氏在当地简直成了音乐nbsp;家的同义语了。巴赫家族最后一人殁于1871年,这伟大的nbsp;一脉到此也就告终了。nbsp;这个家族常年生活在德国的中心地图林根丛山所集的诸nbsp;小邦国里,对外面的世界难得闻问。他们以音乐为职业,象nbsp;那时的铁匠、裁缝等行业的习惯一样,也是辈辈相传。大抵nbsp;都从事教堂管风琴手、学校音乐教师兼教堂圣歌队队长。城nbsp;市公共团体的吹奏手等职业。和这个家族来往的也大都是手nbsp;艺人。nbsp;他们每年总在图林根地方举行家族聚会。在聚会中,他nbsp;们要聚餐、跳舞、唱歌、议论工作。巴赫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民族的和群众性的音乐nbsp;生活中长大。同时,他的父亲安普罗修斯·巴赫向他传授音nbsp;乐技艺。七岁那年,巴赫入当地一所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nbsp;校上学,是个成绩超群的学生。他还参加由学生组成的圣歌nbsp;队,在各种节日演出中,在婚丧大事的仪式上唱宗教歌曲,nbsp;挣一些钱交学费。nbsp;九岁那年,小巴赫不幸父母相继去世。他的长见约翰·nbsp;赫里斯托夫(1671~1721)将他带到奥尔得鲁夫城,在那里nbsp;他一边上学,一边跟哥哥学音乐。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nbsp;且表现出突出的歌唱才能。nbsp;小巴赫对音乐的爱好与日俱增,他开始不满足兄长那nbsp;种手艺匠式的教学,他那没完没了的提问,也使他哥哥恼nbsp;火。据说他哥哥藏有当时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大师韩罗伯盖尔nbsp;(1616—1667)、凯尔(1627—1693)多人作品的手抄谱。小巴nbsp;赫好几次想看这些谱子,都遭到他哥哥的拒绝。但小巴赫在nbsp;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起来,nbsp;从书柜里拿出这些谱子,借着月光抄起来。就这样抄啊,独nbsp;啊,半年过去了,终于被他抄完了。有一天,这件事被他的nbsp;个哥哥知道后,竟无情地从孩子手中夺去了这些辛苦抄来的乐nbsp;谱……。nbsp;顽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刻苦勤奋的自学,导致nbsp;了将来的成功。巴赫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小提琴、古钢琴,nbsp;特别是管风琴的演奏练习上。他哥哥是当时德国大音乐家帕nbsp;赫贝尔(1653-1700)的弟子,通过哥哥,巴赫学习了帕赫nbsp;贝尔的风格,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nbsp;在奥尔得鲁夫一晃五年过去了。当哥哥有了第五个孩子nbsp;后。早有独立生活夙愿的巴赫离开了哥哥的家;只身来到了nbsp;吕奈堡。这时他才只有十五岁。nbsp;吕奈堡是德国北部宗教歌唱音乐中心,这里的童声合唱nbsp;团相当出色。少年巴赫以他美妙的歌喉,灵巧的小提琴、古nbsp;钢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属的nbsp;“优秀歌手”合唱团录取,同时入神学校学习。在这里虽然nbsp;可以得到一些微薄的薪水,但还得和同学们上街卖唱。nbsp;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不少古代德国和意大利音乐家的作nbsp;品,巴赫一头扎进去,用全身心钻研这些手稿,大大开阔了nbsp;巴赫的音乐视野。他又与另一教堂的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nbsp;彪姆交往,向他请教,并且不只一次地到汉堡去听彪姆的老nbsp;师、管风琴大师莱因肯的演奏,聆听了德国歌剧作曲家凯塞nbsp;(1674—1739)的歌剧。他又为了研究法国音乐,到且勒宫廷nbsp;去当临时乐师,从而接触了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nbsp;的弦乐曲,还听了许多法国古钢琴音乐的演奏。nbsp;巴赫象一块海绵那样,尽力吸收、融合了当时欧洲各流nbsp;派的艺术成就,愤发地进行了刻苦的钻研,成为一个杰出的nbsp;演奏家、乐器鉴定家和作曲家。一后来
关于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的故事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意思的是,听过《G弦上的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巴赫乐队组曲第三号》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G弦之歌》)。此乐曲在巴赫死后100年后才大为流行。 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 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巴赫创作的两部著名的管弦乐曲是
1.巴赫:C大调第一管弦乐组曲 27:17 ★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舞曲乐风,其中不少乐章广为流传。 2、巴赫:B大调第二管弦乐组曲 21:12 3、第一乐章:快板 3:59 4、第二乐章:柔板 3:20 5。第三乐章:快板 3:38 ★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舞曲乐风,其中不少乐章广为流传。
著名音乐家创作作品的故事
海 顿
-----约瑟夫.海顿 (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舒柏特
----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中等市民家庭。童年时代,他从家庭音乐生活中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十一岁起,他进免费的神学院读书。在学校读书。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学生乐队,有时还担任指挥,熟悉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与此同时,他从十三岁起就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1813年,十六岁的舒柏特离开神学院后,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这时他虽然忙于教课,但仍然创作出许多焕发着活力的作品。1818年舒柏特毅然辞去教学职务,全心投入音乐创作。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穷困潦倒,三十一岁十就英年早逝。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的墓旁 ----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柏特在传统的室内乐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舒柏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摇风琴,或是“天堂门前”的云雀。谈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对《C大调交响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把我们引入一种境地,使我们忘却了以前曾有过的东西”
巴赫
----巴赫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但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赋格的艺术》一集、《音乐的奉献》一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但由于当时种种社会原因,巴赫的创作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经门德尔松等人的大力推荐,他的作品才得到大量出版和演奏。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
李斯特
----弗伦兹.李斯特 (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他十六岁时定居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1848年起他常住维马,并定期回匈牙利。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4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