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曲谱自学网为你分享的知识点是《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感谢你的阅读!

浏览量
16149
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2017年 圣诞节歌曲 2017年圣诞节歌曲2017年有一首圣诞节歌曲只记得歌词写有铃儿响起来... 2017年 圣诞节歌曲2017年 有一首圣诞节歌曲 只记得歌词写有 铃儿响起来


歌名 jingle bells 节奏欢快的圣诞歌曲

圣诞歌曲歌词“蒸糕包”是什么意思?是英语吗?

蒸糕包、蒸糕包、蒸糕大个包 朱古力 加波板糖点会吃得包 嘿!耶苏娶老婆 耶苏好折堕 耶苏差我三蚊鸡我逼拒跳落河~~ 耶稣打救人 耶稣搵我笨 耶稣差我三千蚊走佬番深圳~~~~ 利叠利 利叠利 认真禾味 借借下 利叠利 三千变六皮! YEAH!

求铃儿响叮当笑声mp3 求铃儿响叮当笑声mp3如题,谢谢... 求铃儿响叮当笑声mp3如题,谢谢

铃儿响叮当之笑声版.mp3
我发你稍等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PQ5CpoOvT3pjMPVqQgeuw 
密码:ltru

若上面的地址被隐藏或失效,追问我。
—————————————————————<-<-<@
同求的正确姿势:
如有链接自己下载,没有或者链接失效,
使用求助知友提问,把提问地址私信我。
无提问的评论私信,没有时间阅读回复。

追问

谢谢谢谢!!!

^ω^

Pg 圣诞节,求发,有重谢

马上过圣诞节 过圣诞节
白天睡觉晚上吼
纯白色的粉末从板上走(注1)
和Homie roll(注2)起
怕的都去休息
在我出发之前
我们先要点上口
一个不要脸的Bitch(注3)开始手发闲
结果告诉我她九八年
想我干了她按着她灌了她
想让我办了她(注4)
她装作自己已抽醉
还是算了吧 算了吧 站在那看着她
她却说你所有的歌我全都会
因为想法从不封建
今天可以到我家里一边看雪一边Party(注5)
懂事的妞主动向我靠近从不用我发力
眼睛里只有Versace(注6) 变成我手里的芭比(注7)
嘴里塞满Money(注8) 眼神麻痹坐上玛莎拉蒂(注9)
现金给你当礼物 穿上红白色的打底裤
Bitch都来我的家里住
全部撅起屁股 COS(注10)圣诞小麋鹿
就骑在她肩上 把燃料抽精光 唱《铃儿响叮当》
说我太强壮 那刺眼的阳刚 像她爱的Kingkong(注11)
垃圾pig1

圣诞节有什么习俗?

1、装扮圣诞树:这个传统指的是用彩灯、圣诞节习俗:金箔、圣诞节习俗:花环、圣诞节习俗:饰品、圣诞节习俗:糖果条等装扮松树。现如今,圣诞树也是欢庆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点燃圣诞蜡烛: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圣诞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蜡烛也能带来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基督徒深受迫害的时候,他们被禁止布道祷告。因此,基督徒们在屋外放一支蜡烛,暗示他们仍在心里默默祷告。

3、烘烤圣诞蛋糕:这项英式传统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开了,以前人们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随着时间 慢慢推移,人们还会享用果脯、圣诞节习俗: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随后圣诞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现了。圣诞蛋糕由鸡蛋、圣诞节习俗:黄油、圣诞节习俗:甜点、圣诞节习俗:水果等烘制而成。现如今,圣诞蛋糕已成为圣诞菜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给亲友送礼物:这个传统源自一个传说:三位智者在圣诞节给婴儿耶稣送出了礼物。每年圣诞节,亲朋好友尤其是孩子们都会互赠礼物,圣诞老人的故事也源自这个传统。

5、唱圣诞颂歌: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圣诞期间总是回荡着一首又一首圣诞传统歌曲。歌曲给人们带来欢乐,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每年欢度圣诞之际,《第一个圣诞节》、圣诞节习俗:《铃儿响叮当》、圣诞节习俗:《普世欢腾》等各种圣诞圣歌或颂歌都会奏响旋律。

6、制作圣诞马槽:这也是一个古老的圣诞习俗。人们用小雕像和马槽营造耶稣诞生的场景。第一个马槽建在圣法兰西斯一所教堂外面,意在向孩子们展示耶稣诞生的场景。从那以后这个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7、分发圣诞糖果:这是所有传统中最有趣的一个。圣诞季人们向邻居们分发圣诞糖果;圣诞节那天,所有误会与仇恨统统化解,邻里之间团结一致共同庆祝耶稣的诞生。这些传统沿袭已有几十年,一年比一年热闹,盛况可谓有增无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热情只会越来越高。

广场舞有首歌歌词是我的心儿在飞扬什么歌曲??

歌词“我们的心儿在飞扬”出自玉全广场舞《快乐圣诞》。
歌曲《快乐圣诞》
演唱:廖伟力
专辑: 《西关-点睛文化》
歌词:
冲破大风雪
我们坐在雪橇上
奔驰过田野
一路欢声唱
美丽的姑娘
你偎在我身旁
这是年轻好时光
我们放声把歌唱
听铃铛 听铃铛 铃儿响叮当
我们滑雪多快乐
我们心儿在飞扬
听铃铛 听铃铛 铃儿响叮当
我们滑雪多快乐
我们坐在雪橇上
……
听铃铛 听铃铛 铃儿响叮当
我们滑雪多快乐
我们心儿在飞扬
听铃铛 听铃铛 铃儿响叮当
我们滑雪多快乐
我们坐在雪橇上
……

你好,请问还有没有戴漓力的铃儿响叮当的TXT?能否给我发一份?非常感谢!

圣诞节的来源

圣诞节

(西方传统节日)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1]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 古罗马教会在君士坦丁时代(公元313年),就逐渐习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主的诞生。 [1] 

目录

  • 1 节日历史

  • ▪ 起源

  • ▪ 发展

  • 2 习俗庆祝

  • ▪ 礼物

  • ▪ 装饰

  • ▪ 饮食

  • ▪ 人物形象

  • ▪ 地区特色

  • 3 社会影响

  • ▪ 经济

  • ▪ 文化

  • 4 艺术作品

  • ▪ 书籍

  • ▪ 歌曲

  • ▪ 电影

  • 节日历史

    编辑

    起源

  • 纪念耶稣出生

  •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1] 

  • 罗马教会设立

  •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历史学家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发展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但《圣经》中却从未提及耶稣出生在这一天,甚至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耶稣是出生在春天。直到3世纪,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为圣诞节。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东正教把1月6日、7日定为圣诞节。 [3]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4] 

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

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圣诞节

礼物

  • 圣诞卡

  •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圣诞节这天,指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与仁爱的言行达成。寄赠圣诞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怀念之情。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 [4] 

    装饰

  • 圣诞袜

  •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4] 

  • 圣诞帽

  • 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4] 

    圣诞树

  •    
  • 圣诞卡

  •    
  • 圣诞帽

  •    

圣诞装饰包括以圣诞装饰和圣诞灯装饰的圣诞树,户内以花环和常绿植物加以装饰,特别的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市政当局也会对圣诞装饰加以支持,在街道悬挂圣诞标语或者是在广场放置圣诞树。 [5] 

  • 圣诞树

  • 圣诞树

    圣诞树(Christmas tree)是圣诞节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通常人们在圣诞前后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并把一个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

    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圣诞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圣诞树起源于德国。很久以前,罗马异教徒就用常青树的树枝装饰房子,寓意度过寒冷冬季之后的生命轮回。到了16世纪,德国人开始把常青树放到家中进行装饰。到了19世纪末,欧洲移民把圣诞树带入了美国殖民地并逐渐流传于世界各地。 [3]  德国人于每年12月24日,即亚当和夏娃节,在家里布置一株枞树(伊甸园之树),将薄饼干挂在上面,象征圣饼(基督徒赎罪的标记)。近代改用各式小甜饼代替圣饼,还常加上象征基督的蜡烛。此外,室内还设有圣诞塔,是一木质的三角形结构,上有许多小架格放置基督雕像,塔身饰以常青树枝叶、蜡烛和一颗星。到16世纪,圣诞塔和伊甸园树合并为圣诞树。 [6]  圣诞树到底是什么树呢?其实,只要是松柏类、常绿、树形呈三角形的树都可作为圣诞树。[3] 

  • 圣诞节橱窗

  • 墨尔本圣诞橱窗

  • 圣诞橱窗也是墨尔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商店的橱窗设计人员就会动足脑筋,将这个圣诞节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绝不会和往年的风格重合,这里也是妈妈最愿意带孩子们来的地方。圣诞爷爷醇厚的嗓音讲述着惊心动魄的经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声、光、电的组合更生动有趣。排队入场是玛雅橱窗参观中不成文的规定,栏杆外是急匆匆路过的人流,栏杆内有序参观,每个橱窗有数分钟的演绎。每个橱窗左下角是滚动的屏幕,立体声喇叭中讲述的故事,都能在这里显示,扫描一下二维码还能下载。 [5] 
  • 圣诞节环

  • 西方国家圣诞节其间挂在家门口用的装饰品,通常用绿色的枝叶或藤条(松毛、松针等)和银色的金属及金色的铃铛配以红色的缎带组成主色调绿、白、黄、红代表欢乐喜庆上面写着MERRY CHRISMAS或者简写为X'mas

    圣诞节环最早出现在芬兰。

饮食

名称

图片

介绍

地区

火鸡    

火鸡 [7]

人物形象

  • 圣诞老人

  • 圣诞老人的原型在历史上确有真人。他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斯。 [3]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15-16]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16] 

    地区特色

  • 英国

  •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17-18] 

  • 美国

  • 因为美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庆祝圣诞的情形也最为复杂,从各国来的移民仍多依照他们祖国的风俗。不过,在圣诞时期,美国人的门外挂着花环以及其它别致的布置则是一样的。 [17] 

  • 中国

  • 虽然圣诞节是从西方传入的节日,但圣诞节在中国的火爆程度绝不亚于其他国家。 [3]  在中国,有在圣诞前夜平安夜给亲朋好友送苹果的习俗,而且这个习俗其实是中国人开创的。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苹果的习俗。连外国人都对中国人的脑洞佩服的五体投地。 [3] 

  • 法国

  • 法国的一般成年人,在圣诞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会参加子夜弥撒。在完毕后,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里,团聚吃饭。这个集会,讨论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后也前嫌冰释,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圣诞在法国是一个仁慈的日子。 [17] 

  • 西班牙

  • 西班牙的儿童会放鞋子在门外或窗外,接收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里有礼物给最美丽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据说在耶稣诞生时,曾有一头牛向他吐气来使到他得到温暖。 [17] 

  • 意大利

  • 每一个意大利的家庭,都放有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景物。在圣诞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时参加圣诞弥撒。完毕之后,便去访问亲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人有一种很好的风俗,儿童们作文或撰诗歌,表示感谢他们的父母在这年来给他们的教养。他们的作品,在未吃圣诞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父母装作看不见。在他们吃完大餐之后,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读。 [17] 

  • 瑞典

  •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圣诞节时,更有明显的表现,美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种食品摆在桌上,任人来吃。 [17] 

  • 瑞士

  • 瑞士的圣诞老人是穿白色的长袍,戴上假面具的。他们都是由贫苦人所扮,结队向人讨取食品和礼物。在收队后,他们就平分所得的东西。 [17] 

  • 丹麦

  • 丹麦是最初推出圣诞邮票和称防痨邮票的,这种邮票发出来筹款作防痨经费。在丹麦人寄出的圣诞邮件上没有不贴上这种邮票的。收接邮件的人,看见贴有愈多圣诞邮票的,会觉得更喜欢哩。 [17] 

  • 智利

  • 智利人庆祝圣诞节,必有一种名叫【猴子尾巴】的冷饮品,是用咖啡、牛乳、鸡蛋、酒和发酵的葡萄合制而成。 [17] 

  • 挪威

  • 挪威人在圣诞前夕临睡前,家里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双鞋子,由大至小排称一列,是各人轮流唱出他最喜欢的圣诞歌或圣诗一首。 [17] 

  • 爱尔兰

  • 爱尔兰的每一个家庭,在圣诞节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烛或灯在窗门架,表示欢迎救世主降生。 [17] 

  • 苏格兰

  • 苏格兰人在家里找寻向别人借来的东西,必需在圣诞节之前都归还与物主。他们多是在新年的首个星期一那天赠送礼物,并不是在圣诞节期间送的,小孩子和仆人都会得到礼物。 [17] 

  • 荷兰

  • 荷兰人的圣诞礼物,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所意料的,有时会被藏在布丁羊肠里面。 [17] 

  • 德国

  • 德国的每一信奉耶稣教的家庭,都有一株圣诞树,圣诞树是在德国最先有的。德国人对于制圣诞节饼是很讲究的。饼有很多款式,在亲友之间,彼此均有赠送。 [17] 

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十来磅的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炉烤。 [7] 

英国    

树干蛋糕    

树干蛋糕 [2]

树干似的蛋糕(Buchedenoel)是著名的法国圣诞美食。

还未发明电力以前,法国人以一棵好柴作为圣诞礼物。法国人天性浪漫,连美食的起缘也浪漫过人:从前有一个买不起圣诞礼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捡了一段木头送给情人,不但赢得芳心,而且从此平步青云。因此,树干蛋糕也成为祝愿来年好运的象征。 [2] 

法国    

杏仁布丁    

杏仁布丁 [8]

当圣诞晚餐开始时,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 [8] 

丹麦    

姜饼    

姜饼 [9]

德国最著名的圣诞食品是姜饼(Lebkuchen),是一种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的小点。传统的姜饼,以蜂蜜、胡椒粒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姜饼经过改良,外面洒上一层糖霜,不但口感丰富,外型也相当讨好。 [9] 

德国    

海鲜    

鳕鱼 [10]

鳕鱼、虾、乌贼、贝壳类肉做成的鱼肉色拉,还有胡瓜鱼,鳗鱼坚果制成的酱。 [10] 

意大利    

glogi酒    

glogi酒 [11]

芬兰人会一边享用姜饼,一边喝glogi酒,它是一种掺入杏仁与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 [11]     芬兰    

沙滩宴    

沙滩宴 [12]

当居于北半球的人们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正是仲夏时节。澳大利亚热情如火的“仲夏圣诞节”既有热带风情的庆祝方式,也融合了欧洲传统圣诞节的经典元素,尽管户外人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但商店橱窗里却精心布置了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 [12]     澳大利亚    

玉米粥    

玉米粥 [13]

在美国,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一些果料。 [13] 

美国    

煮肉    

煮肉 [14]

非洲的圣诞餐相对简单,只有一些面包、米、大蒜和煮肉。 [14] 

非洲

人物形象

  • 圣诞老人

  • 圣诞老人的原型在历史上确有真人。他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斯。 [3]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15-16]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16] 

    地区特色

  • 英国

  •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17-18] 

  • 美国

  • 因为美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庆祝圣诞的情形也最为复杂,从各国来的移民仍多依照他们祖国的风俗。不过,在圣诞时期,美国人的门外挂着花环以及其它别致的布置则是一样的。 [17] 

  • 中国

  • 虽然圣诞节是从西方传入的节日,但圣诞节在中国的火爆程度绝不亚于其他国家。 [3]  在中国,有在圣诞前夜平安夜给亲朋好友送苹果的习俗,而且这个习俗其实是中国人开创的。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苹果的习俗。连外国人都对中国人的脑洞佩服的五体投地。 [3] 

  • 法国

  • 法国的一般成年人,在圣诞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会参加子夜弥撒。在完毕后,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里,团聚吃饭。这个集会,讨论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后也前嫌冰释,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圣诞在法国是一个仁慈的日子。 [17] 

  • 西班牙

  • 西班牙的儿童会放鞋子在门外或窗外,接收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里有礼物给最美丽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据说在耶稣诞生时,曾有一头牛向他吐气来使到他得到温暖。 [17] 

  • 意大利

  • 每一个意大利的家庭,都放有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景物。在圣诞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时参加圣诞弥撒。完毕之后,便去访问亲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人有一种很好的风俗,儿童们作文或撰诗歌,表示感谢他们的父母在这年来给他们的教养。他们的作品,在未吃圣诞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父母装作看不见。在他们吃完大餐之后,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读。 [17] 

  • 瑞典

  •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圣诞节时,更有明显的表现,美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种食品摆在桌上,任人来吃。 [17] 

  • 瑞士

  • 瑞士的圣诞老人是穿白色的长袍,戴上假面具的。他们都是由贫苦人所扮,结队向人讨取食品和礼物。在收队后,他们就平分所得的东西。 [17] 

  • 丹麦

  • 丹麦是最初推出圣诞邮票和称防痨邮票的,这种邮票发出来筹款作防痨经费。在丹麦人寄出的圣诞邮件上没有不贴上这种邮票的。收接邮件的人,看见贴有愈多圣诞邮票的,会觉得更喜欢哩。 [17] 

  • 智利

  • 智利人庆祝圣诞节,必有一种名叫【猴子尾巴】的冷饮品,是用咖啡、牛乳、鸡蛋、酒和发酵的葡萄合制而成。 [17] 

  • 挪威

  • 挪威人在圣诞前夕临睡前,家里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双鞋子,由大至小排称一列,是各人轮流唱出他最喜欢的圣诞歌或圣诗一首。 [17] 

  • 爱尔兰

  • 爱尔兰的每一个家庭,在圣诞节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烛或灯在窗门架,表示欢迎救世主降生。 [17] 

  • 苏格兰

  • 苏格兰人在家里找寻向别人借来的东西,必需在圣诞节之前都归还与物主。他们多是在新年的首个星期一那天赠送礼物,并不是在圣诞节期间送的,小孩子和仆人都会得到礼物。 [17] 

  • 荷兰

  • 荷兰人的圣诞礼物,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所意料的,有时会被藏在布丁羊肠里面。 [17] 

  • 德国

  • 德国的每一信奉耶稣教的家庭,都有一株圣诞树,圣诞树是在德国最先有的。德国人对于制圣诞节饼是很讲究的。饼有很多款式,在亲友之间,彼此均有赠送。 [17] 

菲律宾“圣诞老人”潜水员

盘点世界“最创意”圣诞老人

圣诞节

悉尼举行“圣诞老人”开心跑活动

坦佩雷圣诞市场在雪中开门迎客

圣诞小屋扮靓奥林匹克公园

2012年圣诞节绚丽的夜景

圣诞临近 芬兰坦佩雷夜色迷人

德国圣诞气氛   

社会影响

编辑

经济

  • 全球

  • 2012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球的圣诞经济并不乐观。虽然较平常确有不小幅度的升温,但远远低于历史水平。尤其是类似希腊这样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本身并没有复苏,购物的人们只能转转无奈离去。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由于经济好转,在商家的大力促销下圣诞经济快速回升。 [19] 

  • 中国

  • 圣诞节对于没有基督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说,只是提供了购物或是又一个出国游玩的时间点罢了。中国国内众多城市都有了圣诞狂欢,商场、超市等在圣诞前后都有大型促销活动。也催生出了一个现象:“浙江义乌,号称世界圣诞饰品之都。”全球70%的圣诞饰品都来自这里。 [20] 

    2011年圣诞前后,众多中国人纷涌至英国各大城市购物,英国国内所售奢侈品的近三分之一都被中国人买走。在这种令人乍舌的购买力引导之下,不少国家在圣诞节专门推出针对中国人的有消费优惠的旅游计划。而英国伦敦更是有不少商家在圣诞节前后,专门雇佣会说普通话的店员,帮助中国顾客选购商品。2010年,中国内地游客在英国消费总量超过10亿英镑,英国本国居民的奢侈品消费需求则不足中国游客的一半。 [20] 

    文化

    宗教→全球性

    从最初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节日。圣诞节宗教涵义逐渐与世界各地文化传统糅合。有些是在宗教文化基础上演化,成为更加丰富多彩的圣诞节宗教文化。有些则逐渐世俗化、商业化,甚至政治化。

    以圣诞树而言,在希腊传统中是没有圣诞树的,但这并不代表圣诞节不能有或者不须有圣诞树。美国有摆放圣诞树的传统。西方国家的许多孩子从小就被告知,圣诞老人是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悄悄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孩子们一旦功课成绩下降,就往往会被家长或者老师训诫可能得不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美国纽约上州一名老师上月底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世上并没有圣诞老人”,还补充说圣诞树下的礼物是他们的父母放在那里的,就因引发家长争议而被迫道歉。 [21] 

    单一→多元化

    圣诞节宗教神秘感的逐渐淡化,固然与科学发展有关,也与商品经济有关。市场经济下可以用各种赢利的形式包装圣诞节,商家使出各式各样的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圣诞节在使人们获得更多节日消费的理由的同时,也增添更多节日闲聊的谈资——消费文化。

    圣诞节文化的多元取向,使世界更精彩。 [21] 

    艺术作品

    编辑

    书籍

    名称

    作者

    《圣诞节中的科学原理》

  •    
  • 罗杰·海菲德

  •    
  • 《圣诞老人的王国》

  •    
  • 嘉纳纯子、松本智年、一色恭子、猿渡静子

  •    
  • 《极地特快》

  •    
  • 《圣诞老爸》

  •    
  • 雷蒙德·布里格斯

  •    
  • 《威廉先生的圣诞树》

  •    
  • 罗勃·巴利

  •    
  • 歌曲

    部分圣诞歌曲一览

    《平安夜》(Silent Night)

    《普世欢腾,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

    《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s)

    《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

    《缅想当年时方夜半》(It Came Upon A Midnight Clear)

    《美哉小城,小伯利恒》(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牧人闻信》(While Shepherds Wa tched Their Flocks)

    《远远在马槽里》(Away in the Manger )

    《荣耀天军》(Angels,from the Realms of Glory)

    《圣诞钟声》(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

    《想你,特别是在圣诞夜》

    《当圣诞节降临在小镇》(When Christmas Come To Town)

    英文儿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Rudolf the Red Nosed Reindeer》

    《Jingle Bell Rock》

    《Rrosty The Snowman》

    《听啊,天使唱高声》(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

  •    
  • 歌曲资料来源:新浪 [22]     

    电影

    排行

    电影名称

    外文名

    1

  • 《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 2

  • 《西雅图夜未眠》    Sleepless in Seattle    
  • 3

  • 《圣诞怪杰》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 4

  • 《小鬼当家》    Home Alone    
  • 5

  • 《一路响叮当》    Jingle All the Way    
  • 6

  • 《圣诞宝贝》    Santababy    
  • 7

  • 《圣诞精灵》 [23]     Elf    
  • 8

  • 《极地特快》 [24]     The Polar Express    
  • 9

  • 《34街的奇迹》    Miracle on 34thStreet    
  • 10

  • 《圣诞传说》 [25]     Christmas story    
  • 电影资料来源:中国网 [26]  、沈阳网

旋律是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的歌啦这是旋律啊不是这首歌的歌词,请广大网友加油,很简单的

圣诞节的歌曲 小学老师放过 整天都在哼 哈哈哈哈😁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我啦给你听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对不对

追问

歌词给我看看😂

太棒了你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就是这个

我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这个去回答一下,领悬赏吧

追答

好难找到啊

是圣诞Christm

我记得歌里面有

哈哈哈

开发“音乐脑”有何益处?

听音乐可以促进大脑的生长,对大脑神经细胞代谢十分有利。

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曾经说过:“音乐为我的大脑充电。”事实也是如此,每当研究和实验中遇到难题时,薛定谔总是让家里人弹奏几支好听的曲子,原来困惑不解的难题,往往会在优美的旋律中豁然开朗。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左半球负责完成语言、阅读、书写、计算等工作,被称为“语言脑”。大脑的右半球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由于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而“语言脑”的利用率特别高,“音乐脑”的利用率则相对较低,从而造成左右脑的功能失调。由于“音乐脑”能使人产生创造力、想象力及灵感,如能够设法开发利用“音乐脑”,必将会提高人类的智能。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上课时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和体内其他器官都能得到放松。实践表明,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教学,学生的记忆力比没有音乐配合时高2.5~2.77倍,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戈登·肖教授把78名3~4岁智力相同的幼儿分成三组,一组学习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乐曲,一组学习计算机,一组不接受训练。结果9个月后,他用拼图游戏对这三组孩子进行智力测试时发现,学习音乐的孩子的得分平均提高了25%,而另两组孩子则几乎没有提高。

此外,音乐还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使大脑的功能富于“弹性”。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的脑力劳动时,由于持续而紧张的思维活动,有时大脑皮层似乎出现了“饱和”状态,就像思维的“轴”被卡住了似的,需要加点“润滑油”来松动一下。这时,如果他欣赏一下悠扬悦耳的音乐,大脑皮层的活动就会随着和谐的旋律而放松,这样,他的头脑就会豁然开窍,重新开始高速的创造性思维。其结果会如法国作家史坦福所说:“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我就能更正确、更高度地集中思想,从事我的写作。”

总之,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和大脑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音乐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背诵一篇课文或一首诗,老是记不住,可是,唱一首歌,没唱几遍,就把歌词记住了。这说明音乐能帮助孩子记忆。所以,有些作曲家很愿意为诗词谱曲成为“吟诵曲”,这些诗词有了音乐作伴,就很容易被人们记住。

音乐能使孩子的思维敏捷

学习音乐不仅能提高听觉的差别感受性,也能促进思维反应的敏捷度。例如,有些小学三年级学生能一下子分辨出音乐中各种节奏的组合;有些四年级的学生更能分辨出音高、节奏、音色等细微的变化。

音乐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个学生原来有个毛病,一拿起课本,学习一会儿,就有睡意,打不起精神。后来他采用边听音乐边学习的方法,效果很好,既不感到困倦,又能集中精力学习。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他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即使坚持学习几个小时,也不会像原来那样感到倦怠和乏力。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基础越来越坚实,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他后来就是不听音乐,也能坚持长时间集中思想,自学功课。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也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它能够捕捉信息,并能“聚精会神”,使思维焦点集中。人在欣赏或演奏乐曲过程中,注意力必定非常集中,因此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其注意力也必定会增强。

音乐能启迪孩子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音乐正是启发想象力的有效手段。正如乔治·桑这位受过全面音乐教育的著名女作家在她的《旅游者的书信》中所写的那样,“音乐是开拓想象力的最辽阔、最自由的元素。”

音乐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音乐艺术实践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在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都必须通过欣赏者、演唱或演奏者本身的再创造。由于音乐形象不存在唯一或标准答案,主要还是依靠各人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的重新组合来理解和创造音乐,所以学习音乐有利于发掘创造力。

音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现在很多人把音乐用在孩子的学习中,他们认为音乐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的右脑潜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的俄亥俄州大学丹尼尔教授通过对156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中有边学习边听音乐习惯的男生,要比没有这个习惯的男生学习成绩好。平时习惯于听70分贝音乐的男生,学习成绩优于听40分贝音乐的男生。但在女学生的调查中却没发现这种差异。丹尼尔认为,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容易对音乐产生兴奋。他还认为,音乐能提高学习效果,因为每一支乐曲都是由一定的速度、音色、强度、节奏等因素组成,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表达和传递着某种意境,可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因而使学生大脑处于较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提高了大脑的使用率。

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强调:“只有当‘音乐脑’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最有创造力。”幼儿期是“音乐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开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音乐脑”的思维模式不仅容易形成,而且能永久保持。所以,幼儿期如果能让孩子经常学音乐、听音乐,就可以大大地开发“音乐脑”,提高孩子的智能。这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音乐呢?

小学低年级学生可选择活泼、欢快、轻松的音乐作品,旋律、音响、配器都不要太复杂。像《卖报歌》、《铃儿响叮当》等歌曲、乐曲,孩子们都很喜欢。而惟妙惟肖地模拟自然界声音的音乐,如模拟小鸟鸣叫、泉水叮咚、火车轰隆等声音的乐曲,也是启迪孩子心灵的佳品。

小学中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的音乐抽象能力,以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这就要学习一些音乐语言要素的知识,如旋律、调式、调性、和声等,要让孩子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不能仅局限于“好听”之类的教育。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听下列乐曲:中国和外国的古典音乐,如《喜洋洋》、《英雄交响曲》、《佛罗伦萨之夜》等;内容健康的现代大型乐曲,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长征组歌》等;抒情的轻音乐、流行音乐,如《军港之夜》、《赶海姑娘》等。